历史上的广府“万祖宫”及周边秘境
张钿
广府古城旅游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点。广府是古城、水城、太极城,是世人皆知的。但是,中国历史上厚重的一笔,“窦建德文化”的标志性建筑——“万祖宫”及周边秘境却是鲜为人知的。
广府古城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是窦建德,他是隋末农民起义的主要领袖之一。窦建德是隋朝贝州漳南人,世代务农,曾任里长,商豪侠,为乡里敬重。隋炀帝募兵伐辽东,窦建德任二百里人长。窦建德亲眼目睹了兵民困苦,义愤不平,举兵抗隋。曾占有现在河北省的大部和豫北及鲁西北一部分地区,与当时占据长安的李渊、占据洛阳的王世充互争雄长,鼎足三分。
公元年7月,窦建德开始建立夏朝,先定都于乐寿(河北献县)。公元年8月,攻克洺州(现河北邯郸永年区广府镇)后,看到广府城坐落在30平方公里的一片洼地中,无论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还是从发展农业的角度(广府周边当时有小江南之称),都受到其青睐,随即迁都于此。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刘黑闼在发展当地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筹建“两宫”即在洺州城内建皇宫“万春宫”的同时,在广府城东侧一公里的裴屯村西北选址建设佛教圣殿“万祖宫”。
“万祖宫”的前身是规模较小的“道祖宫”,窦建德亲自考察了这个不起眼但有传奇色彩的小寺庙。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窦建德沿着广府城绵延数里的城墙遛弯,城墙外四面环水,荷花盛开。他站在东城门上极目远眺,隐约看到了一片庙宇,便出城前往观看。原来,在一望无际的洼甸中有一处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庙宇。由于经历了兵荒马乱,庙里已经没有了和尚。一白发老翁告诉窦建德,这是刘秀称帝后派人修的“道祖宫”。
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前,被王莽一路追杀,逃经广府城东面弘济桥东一村庄时,人困马乏,饥饿难忍,于是下马休息。忽听到后面追杀声渐近,刘秀飞身上马向西北落荒逃跑。刘秀催马狂奔,但马腿折断,寸步难行。只好弃马独步前行,走到一座小庙里昏倒在地。可奇怪的是,王莽的人马追到此庙中,搜遍整个庙宇,也没有找到刘秀,于是就全部撤离了。刘秀不知昏睡了多久,听到有人呼他,才慢慢睁开眼,发现庙内塑有太上老君像,此时,太上老君正笑眯眯地看着他,指指供桌上的供品,口念听不懂的经文。刘秀二话没说,拿起供品就吃。饱餐一顿后,才向太上老君磕头,感谢救命之恩。刘秀称帝后为报恩即派人修缮庙宇,重塑太上老君金身,形成“道祖宫”的规模。
白发老翁还告诉窦建德,当年刘秀在此地损失马匹,无法赶路,后来在本地老乡指引下,到“道祖宫”东北一村中借得一匹好马,并在其村南一水坑边将马饮饱,乘着这匹好马下南阳了。后来,人们为纪念这次救驾,把刘秀撇马腿的地方取名“撇腿”。后因村民裴姓居多,自然喊叫成了“裴屯”。人们还把刘秀借马的村取名“借马庄”,把饮马的地方称为“饮马坑”,至今,“借马庄”村尚有“饮马坑”遗址。
听了老翁的讲话,窦建德开始思考“万祖宫”的修建原则。“道祖宫”本来是人们祭祀神明和先贤的地方,以祭祀太上老君为主,设有灵官殿、三清殿及祖师殿等,远观这些道观建筑,屋脊上都排列着一群数目不等的屋脊兽。由于窦建德所处的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加上窦建德和刘黑闼由反抗者成为一方统治者,很想在佛教里找到安慰,也很想让普众在佛教里安抚下来,使佛教的传播在安定社会秩序的努力起到作用,就下决心要把“道祖宫”改建成信奉佛教的“万祖宫”。既是佛教,就信奉弥勒佛、文殊、普贤、观音菩萨等,加上“道祖宫”原来供奉的太上老君就等于信奉千佛万祖,窦建德遂将其改名为“万祖宫”,并提出大规模扩建的方案。随即就拉开了扩建续幕。
窦建德急于打仗扩建势力范围,随即带兵由洺州南下破相州(今河南安阳),破曹州(今山东),联合兖州豪帅(鲁国公)徐元朗,声威益震,成为河北、山东的强大政治势力,与占据洛阳的王世充及占据关中的李世民形成相抗之势。窦建德打仗也不忘建“万祖宫”,从前方传旨,要求“万祖宫”的建设在保留道教庙宇的基础上,重点新建拜佛敬佛的佛殿。窦建德自起兵抗隋至死长达十一年时间,窦建德死后,刘黑闼继续反唐,自称东汉王,继续扩建“万祖宫”,实际把它建成了藏传佛教与汉族寺庙建筑形式相结合的佛殿。据考证,当年的“万祖宫”,前部以殿为主,重要殿堂与佛像布置在中轴线上。有山门、牌坊和两侧的钟楼鼓楼。中部除有古佛殿和如来佛殿外,最重要的殿是弥勒佛大殿。目前恢复建成的大殿是“万祖宫”的主要建筑。殿内供奉的未来佛“弥勒佛”,是一尊汉白玉弥勒佛站像,其高达到18.6米,是华北地区室内最高的汉白玉站佛。在恢复重建时,由于站佛太高,采取了先建佛后建殿的顺序,使这尊汉白玉佛站立在大殿中。拜佛的人在殿内观佛时,必须仰面朝上,才能看到站佛真容。研究“万祖宫”布局,人们发现在弥勒佛大殿后原有的太上老君庙不见了。被保留的分别是药王殿和财圣殿,药王殿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财圣殿供奉的是财神赵公元帅,这是由于窦建德、刘黑闼顺应将士和百姓信奉需求扩建的结果。
真正能体现汉藏混合型寺庙特点的庙宇在后部,主要有建在一高台上的喇叭塔。此塔是空心的,里边供奉雕塑汉白玉石佛群。据说当年的佛像成百上千,形象各异,造型自然生动。两侧依高台和湖边,有曼陀罗式建筑风格的藏经楼和经堂楼,藏经楼在东,经堂楼在西,有十米落差。在阁楼之间有层次不等的围廊。各层围廊间有楼梯相通,可以逐层上达。据说当年的窦建德和刘黑闼递进建设“万祖宫”,最终奠定了这个格局。
“万祖宫”的修建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把“万祖宫”的修建与黑龙潭周边自然风光结合起来。万祖宫扩建初具规模时,窦建德就把它当作城外行宫,经常居住在万祖宫,并在黑龙潭周边考察民情,深入田间,劝课农桑,发展农业,疏通水利。并把裴屯村作为屯集粮草、军械之地,每年在青黄不接时,便将屯集在“万祖宫”附近的粮食开仓放粮,让当地农民渡过难关。
裴屯村是当年窦建德深入最多的村,该村位于广府城东一公里的地方,西北紧邻“万祖宫”。村东有一沙疙瘩,南边有一道宽约二、三丈的东西沟。窦建德听村中百姓说了这个东西沟的作用。即万一滏阳河决口,有沙疙瘩顶住,村南一深壕,使水从村南沟直接流到下坡地,这样能确保夏王屯粮之地裴平安无事,万无一失。
裴屯村沙疙瘩南北八十余丈,东西二十余丈。,传说以前,裴屯村村民并不富裕,有的缺衣少食,遇到婚丧庆典之事,更是捉襟见肘,连招待亲友的桌椅板凳都没有。于是夏王窦建德在“万祖宫”替百姓祈求神佛保佑。后来,果然在沙疙瘩上一位老沙仙显灵,保佑裴屯村村民安居乐业,风调雨顺。逐渐的百姓生活也富裕了。更为神奇的是如果谁家过事需要桌椅板凳等用品,事先给老沙仙烧一炷香一包箔,说明事项数量,第二天就会如数出现在沙滩上。事毕,再给老沙仙点香烧箔叩谢,如数奉还。
在万祖宫内正殿的东北是黑龙潭,水深无底,据说下边通着东海。传说,当年一位鼋奉旨率水军水淹“湖广四川”,因年迈误听成“广府四关”,于是它水淹广府城。素有“卧牛城”之称的广府城四关,神牛护城,水涨城高,持续三天三夜,惊动了城中关圣帝君,骑马巡城,在东北方向发现老鼋正指挥淹城。关爷大怒,用刀一指,将其打退。老鼋趁势退到东北“万祖宫”,发现是仙佛群集之处,遂身在西北角遁下,形成无底深潭。由于违反天条,不敢交旨,就在万祖宫附近跟随群仙修成正果。至今,黑龙潭边有巨鼋石像和“黑将军庙”。每逢夏秋季,在黑龙潭水面上就会出现成群老鳖,大小各异,非常壮观。
在黑龙潭边上有一座九龙庙。传说很久以前,在老营村有一美丽少女,这天在河边洗衣服。忽然,雷电大作,下起暴雨,一道闪电击过少女,少女赶忙收拾回家。不久,少女居然发觉自己怀孕了,她的父母觉得有辱门风,将其赶出家门。少女一人悲伤地走到了万祖宫附近的黑龙潭边,却生下了九条小龙。九龙升天,“万祖宫”众仙佛点化少女得道成仙,被称为“九龙圣母”。人们修建了九龙庙,世代供奉。至今九龙庙香客络绎不绝,香火旺盛。
窦建德与刘黑闼延续建设“万祖宫”均注意把“万祖宫”的建设与黑龙潭自然景观结合起来使之浑然一体。因历史上屡遭洪峰大水,致使万祖宫逐渐淹没,但仍留有遗址。关于“万祖宫”的传说,则盛行不衰。为了将这些美丽的传说流传下来,开发此项目,恢复“万祖宫”容貌,爱心人士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使“万祖宫”弥勒佛大殿的建设拉开了序幕,大殿坐北朝南,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占地余平方米。全部工程采用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式建筑做法,特别是佛像打造,大殿中弥勒佛站佛高度为18.69米,是华北地区最高的汉白玉站佛。万祖宫秘境景区共有八景:
一是龙潭碧波。黑龙潭水面宽阔,微风吹佛,碧波荡漾,一派水乡泽国景象。二是九龙圣庙。相传九龙庙里供奉的九龙年年仙灵,抵挡洪水。每当干旱季节,三乡五里的百姓到九龙庙求雨,热闹非凡。三是荷花绽放。在黑龙潭北面是千亩荷花淀。夏季来临,荷花淀里荷花绽放,争奇斗艳,交相映辉。四是水中曹后榭。当年的曹后榭本来是窦建德夫人曹后乘游船到黑龙潭跪拜龙神,并到“万祖宫”拜佛的休息之地。但相传窦建德战败被俘后被杀,曹后悲愤欲绝。看到大势已去,不肯归顺大唐,于是散尽库内粮草、丝绸与万民,在此扑潭而亡。曹后榭成了曹后投湖的纪念地,荷花盛开时节,曹后榭如同鹤立鸡群,荷花簇拥着靓亭,十分好看。五是板桥长廊。在“万祖宫”、“九龙庙”、“曹后榭”之间有一水上长板桥,将三者相连,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六是黑将军庙。七是殿后的白塔。八是已重建的汉白玉弥勒佛大殿。这八景,构成了黑龙潭周边秘境,与“万祖宫”浑然成为一体,似老天赐予的仙境,可谓“天人合一”。
“万祖宫”及周边秘境的恢复建设远景蓝图是宏伟的。“万祖宫”及其秘境区域,荷花淀托扶着“黑龙庙”、“曹后榭”和“水上长板桥”等,簇拥着坐落在南岸的“万祖宫”。茂密的丛林中,高高屹立着洁白的佛塔和金碧辉煌的大殿。在万祖宫西侧,黑龙潭南岸,还要建设窦建德广场,窦建德高大的塑像屹立黑龙潭南岸、万祖宫西侧。远眺此景,人们会看到,宫连庙,榭连水,荷花斗奇争艳。森林茂密,曲径通幽。起伏的高台,雄伟的殿堂,高大的佛像,使人流连忘返。万祖宫香火更加旺盛,每天香客络绎不绝。来自全国各地的善男信女慕
名而来,川流不息,好一派佛教圣地风光。
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