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鄄撷珍之六鄄城残碑之谜

鄄城县文物管理所藏四件造像残碑于年前后,因农田基本建设出土于县城东北二十公里孙膑旅游城内北齐亿城寺遗旧址,在年至年全省文物普查中陆续被县文物工作者发现并征集入藏;今简介如下

壹号碑

一号碑:皇建元年十月二十六日□道显造释迦石像,该碑残高、宽43、厚30厘米,四面高浮雕,碑阴有铭文,为佛造像碑的上半部分。

碑阳分三层。顶部雕人字帔龛楣,帔上饰璎珞流苏,并延伸至碑左右两侧。上层龛中雕一释迦说法坐像,身着多褶壁通肩大衫。须弥座下卧一神龟,口吐莲花。释迦左腿盘膝,右腿下垂,足踩神龟所吐莲花瓣上。两侧圆形莲座上站二胁侍菩萨。中层分三龛:左龛一佛侧身坐,左手执椭圆形麈尾;右龛一佛正面坐,执莲蕾;中龛为二供养人小型站象。下层龛楣饰六飞天,身体轻盈,裳带飘扬,体态均呈“U”字形。中间二飞天托博山炉,其余四飞天分别为二持珠,一持琵琶,一持筚篥者。三层龛内坐一佛站二菩萨,碑阳诸像除六飞天完整无损,栩栩如生外,其余佛像头手多残。

碑两侧均为佛经故事。左侧上层雕两尊贵长者相对立于山坡之上,均有侍者撑伞于后。左立者大腹便便,左手持筚篥,右手携一童子,足下踩一裸体跪伏之奴隶。下层雕一佛殿,内有双思维菩萨携手并坐。碑右侧上层菩提树下,一佛侧身坐,作说法像。二人于对面双膝下跪,前者为成人,双手托一物,似为衣服之类;后跪者为童子。下层雕一桃形龛,一释迦袖手坐于须弥座上,二菩萨于莲座上侍立两侧。碑两侧第三层均仅见龛楣。两侧佛与人物面部也均遭凿毁。

碑阴上部雕舟形龛,一肉髻释迦结跏趺座,双手持禅定印,面部已残。下部铭文字迹依稀可辨。正文为:“唯大齐皇建元年十月乙卯朔二十六日甲辰,大德清信士佛弟子□道显敬造释迦石像一躯,上为皇帝陛下,七世义母,逷地众生,有□之□□,同其福善。”共六十字,下为七十七名邑子姓名。

贰号碑

二号碑:碑有榫,无座,残高、宽57、厚21厘米,三面高浮雕,碑阴磨光,但无铭文。为断碑下半部。

碑阳雕像分三层。上层雕一着袈裟式偏衫右肩袒露的释迦,跏趺坐于象、狮、虎三兽所驮莲花须弥座上,作说法象。六名弟子侍立两侧,脚下莲蓬座,身后圆形背光。中层左右各雕一宫殿式佛龛。左龛中佛像几乎全毁,右龛中佛带小冠,持圆头尾。中间雕一托灯兽头。碑下层释迦身后有以圆形背光,内饰忍冬花纹,顶部有一小型火珠。背光外又加一大型火珠,周围火焰纹直达托灯兽头。碑下层释迦身后有一圆形背光,内饰忍冬花纹,顶部有一小型火珠。背光外又加一大型火珠,周围火焰纹直达托灯兽头底部。两侧各雕四飞天。此层佛龛较浅,龛顶与后壁呈弧形,无明显分界。释迦坐像两侧站有着袈裟阿难、迦叶等佛弟子和上身袒、颈有项圈,下着羊肠大裙的菩萨共六尊。此层释迦座下有一侏儒,面目完好生动,双手扶一莲叶顶于头上,莲叶上技干扶疏,支撑于释迦底座下。莲座下为一水底世界,左有大鱼,右有大蛙,侏儒右侧有一半坐半跪小佛,身旁有一水兽,背景交错莲花枝叶。

此碑佛像面部皆毁。上层释迦和左侧三比丘的头部更从颈上被砸断;八飞天仅余双脚;碑两侧现存菩提树下十六尊佛像面部亦毁。

叁号碑

三号碑:残碑高51,宽51,厚12厘米。下部正方形,顶部弧形。两面高浮雕,为一环首碑额残部。

该碑特点是突出渲染背景。蟠螭额占比较重大,佛像仅居一隅,碑一面为八比丘站像,其中之一为裸腿,线条丰满,碑另一面为站佛,围绕四弟子,其中之一为裸髻。

肆号碑

四号碑:残碑略呈长方形,为一完整造像碑中段。长68、宽34、厚16厘米。

碑阴有部分邑子姓名、惜时代铭刻部分不在此残件之上。碑阳则布满高浮雕佛像。布局分三层:上层仅余一排佛像下肢;下层尚存二飞天和一舟形龛楣;中层八尊佛像,有站有坐。中间的释迦右肩袒露;右边有一侏儒顶塔,左右倚塔而站两个弟子,姿态潇洒自如,足旁驯伏狮虎各一,呈现一种明显的印度外来风格。来源鄄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沐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