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元自在观音
青铜高35cm
RMB:,-1,,
观音,全称“观世音”,是印度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译,又名“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等,在中国佛教史上还称之为救世菩萨、莲花手菩萨、圆通大士等。《法华经》中《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写道:“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是菩萨威神力故。”其意是,世人若有危难只要口中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菩萨听见声音,便会变身救民众于苦海之中。观音的形象众多,汉传佛教中常见的是“三十三观音”以及送子观音等形象。此尊观音即为“三十三观音”中的“水月观音”题材。水月观音,亦作自在观音,据传为唐代仕女画家周舫所创,《历代名画记》中载“周昉画水月观自在菩萨掩障,菩萨圆光及竹”。
此像头束高髻,宽大的帔帛兜在发髻之上,自然搭在双肩之上,是观音常见的造型,这种风帽样式,也被人们称为“观音兜”。宽额丰颐,细眼微倪,樱桃般小嘴略露一丝微笑,五官刻画活灵活现,宛如现实生活中一位和蔼慈祥的贵妇人,是宋代观音像最为典型的样貌,与当时的景德镇观音造像十分相似(图一)。颈饰蚕节纹,上身袒露,腰间系带,下着宽松衣裙,质感轻盈,衣褶层叠自然。右臂搭在身侧山石之上,手持宝珠,右腿自然盘起;左臂搭在曲起的左腿之上,手握净瓶,呈现了自然舒坦的坐姿,具有闲适、悠然之感。这种具有中国文人气质的游戏坐姿,深受中国世俗文化和本土化的影响,体现了唐代以后普罗大众的审美意蕴和精神追求,也是唐代以后水月观音造像主要的造型。
敦煌北宋的窟的水月观音(图二)也以同样的坐姿出现,突出表现了宋代水月观音像的特征。整像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对观音修行的道场—珞珈山的刻画。珞珈山为海中悬岛,是观音菩萨发迹、修行的场所,此像以写意艺术手法表现了陡峭的山石和波涛汹涌的海浪,给人丰富的联想空间。台座之下,以莲花、莲叶进行装饰,衬托观音的高洁品质,是净土的化现。观音身侧另外布置了香炉、净瓶等文人用具,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影响和造物美学。与魏晋的秀骨清象和唐代的丰腴妩媚不同,宋代的观音形像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佛教传播变化,让造像艺术更加世俗化、本土化,观音菩萨的形象也被刻画成了平民妇女的样子,具有明显的世俗审美流向。
宋代的信仰人群从宫廷走向底层人民群众,并且逐渐发展壮大,对应着平民百姓的审美流向,观音造像抛开了本有的神圣光辉,平易近人的状态走入了平凡百姓身边,众生相为刻画蓝本,从整体造型服饰上都有了改变,让人更容易接受。如首都博物馆的一尊宋代观音像(图三),就用极其写实的手法刻画了观音的形象,鼓起的眼泡、丰颐的面庞都与现实中的人物极其相似,让我们感觉观音就如同寻常妇人一般。衣纹的处理也不再是帔帛萦绕全身,而改为写实宽大的衣褶、极富质感的衣袍,体现出自然、朴实的写实主义风格。这种写实性的造像风格也并不是在宋代初年就具有的,它是受到宋代平民文化繁荣发展所致的,逐步发展而来,最终成为了宋代佛教造像风格的主流。观音菩萨己经从高高在上的神位走向了百姓的身边,让百姓有了亲切感,在市井之间更好的传播与宣扬。
综上所述,整像造型端庄,仪态自然,装饰朴素,以极富人文精神的审美意趣,刻画了观音悠闲惬意地坐于珞珈山间,望向海中明月,探究佛法的场景。器物厚重的包浆凸显了千年的洗礼,不规则的山石布置给人以丰富的艺术美感,营造出了静谧、娴雅的气氛,让人得以深刻体验“造极之世”的宋代美学。
参阅:图一首都博物馆藏南宋景德镇窑反瓷观音像
图二敦煌石窟第窟北宋壁画水月观音像
图三首都博物馆藏宋代铜观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