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石窟玉如意上的千年佛国

                            

翻开甘肃厚重的文化史册,

蔚为壮观、最为奇特的,

当属遍布陇原大地的石窟。

这个从东到西延绵多公里狭长的省份,

不仅创造了丝路传奇,

更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路。

在丝绸之路的商队中,

来自西域和天竺的僧人,

带着敬畏与信仰,

在险峻的山壁上开山凿窟,

在茫茫戈壁、漫漫黄沙,

崎岖险峻的道路上,

留下了佛教信仰传播的轨迹。

从祁连雪山到大漠戈壁,

从黄河峡谷到黄土沟壑,

穿过草原和荒漠,

在陇原大地各处,雕凿出不朽传奇。

这条横亘东西的狭长通道上,

敦煌莫高窟与麦积山石窟遥相对望,

中国四大石窟独占其二。

大大小小余处石窟群散布其中,

横跨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南北宋,

完整再现了近千年无断层历史长河中,

中国佛教艺术西进东渐的发展演变历程。

河西走廊石窟群

甘肃西端的河西走廊,不仅是一条丝绸之路,它更是中国区域文化的大十字路口。

丝路贸易的发展带来了繁荣和富庶,也隐藏着危险和不安。欲望、征伐、屠戮、复仇……两千多年来,各方势力相互角力,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蠢蠢欲动。

对于渴盼安宁的人们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政权保障和平,那么宗教信仰或许是最好的精神解药。佛教真正大规模进入中国的时候,恰逢由中原王朝掌控天下的帝国时代正在黯然结束。

莫高窟45窟(特)-菩萨像-盛唐

在丝绸之路的商队之中,出现了来自西域和天竺的僧人,他们小心翼翼,不畏艰辛,就像当初释迦牟尼一样,把了悟的世界带给更多的人。人们带着敬畏与信仰,追随僧人的脚步,在险峻的祁连山壁上一锤一镐地开山凿窟。

在北凉国主的支持下,昙无谶、昙曜师徒,开凿出天梯山石窟。五凉时期,敦煌莫高窟、瓜州榆林石窟、张掖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也相继开凿。这些河西早期的石窟,被宿白先生命名为“凉州模式”。

一个个静默的洞口,守望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也收藏着文化中国,千年历史。

敦煌莫高窟

人类文化艺术的圣殿

热爱历史和艺术的人,一生至少应该去一次敦煌。正如余秋雨在散文《莫高窟》中写道,“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从十六国起,莫高窟的营建历经北魏、隋唐时期,武则天时期洞窟曾达数千余个。直到元代,莫高窟的开凿、重修才逐渐停止。善男信女、王公贵族如恒河沙数,来此捐资开窟。

五百强盗听法,图源:数字敦煌

如今,在莫高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之上,端庄肃穆的佛影、飘舞灵动的飞天、宏伟壮观的建筑、栩栩如生的动物……历代画匠创作的壁画,依旧生动。

窟(特)-交脚弥勒菩萨-北凉

当你走进敦煌石窟内,无不被其艳而不俗的色彩与高级的配色所打动。敦煌石窟不仅是世界上伟大的艺术宝库,还是一座丰富的颜料标本博物馆。其壁画在历经千年之久岁月侵蚀后,仍然绚烂夺目,那是历代工匠为了呈现更为丰富的色彩,而对矿物颜料不断探索的结果。

榆林窟

沧桑岁月中的瑰宝

甘肃瓜州城南约70公里的南山峡谷中,榆林河穿流而过,两岸榆树成林,开凿在峭壁上的榆林窟因此而得名。榆林窟距离敦煌有多公里,因艺术风格、绘画形式和莫高窟一脉相承,同属敦煌石窟艺术体系,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

榆林窟第2窟水月观音,图源:榆林窟文物保护研究所

榆林窟和莫高窟地形相连,石窟建筑形制、彩塑、壁画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既密切相关又比较接近,榆林窟的壁画规模,仅次于莫高窟。

因缺乏确凿的史料记载,榆林窟的开凿年代至今尚无定论。现存43个洞窟中,最早的洞窟建于唐代。窟内精美的壁画,很多都是独一无二的旷世精品,不仅丰富了敦煌石窟的壁画内容,也弥补了莫高窟壁画艺术的缺憾和不足,当地素有“莫道敦煌石窟美,壁画佳作在榆林”的美誉。

25窟-弥勒经变-盛唐

可以说,榆林窟和莫高窟共同创造了敦煌艺术的辉煌。同时,榆林窟的洞窟建造、壁画内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唐代、西夏、元代洞窟的汉地佛教壁画以及藏传佛教密教为主的不同民族的优美壁画,是中国晚期石窟寺壁画艺术的精华。

马蹄寺石窟

“长”在绝壁上的石窟

如果说丹霞给了张掖知名度,马蹄寺石窟给予的绝对是文化深度。

它不仅仅是一座寺院,而是包含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石窟的大型石窟群(共计70余个)。

其中千佛洞属于汉传佛教,马蹄寺属于藏传佛教。汉藏文化在这片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土地上和谐共生。

文殊山石窟

西夏壁画中的瑰宝

文殊山石窟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嘉谷山文殊沟北岸两座山腰间。寺院及洞窟遗存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是一处规模较大的石窟群。

文殊山石窟是中国早期佛教遗存,位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对研究河西地区与西域的佛教建筑、艺术关系有重要价值。其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现存的西夏时期的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及其绘画艺术的重要资料。

1年06月25日,文殊山石窟作为北朝至西夏时期文物,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天梯山石窟

中国石窟鼻祖

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城南50公里处的中路乡灯山村,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年历史。天梯山石窟是我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也是我国早起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喻为“石窟鼻祖”。

1年6月25日,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云霄,山有石阶,拾级而上,道路崎岖,形如悬梯,故称天梯山。山巅常年积雪,俗称“天梯积雪”,为凉州八景之一。石窟中大佛依山而坐,脚下碧波荡漾,薄云缠绕其身,构成了一幅山、水、佛、云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是凉州颇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炳灵寺石窟

丝路上第一座黄河石窟

黄河在甘肃临夏州永靖县小积石山拐了一个弯,成就了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座黄河石窟炳灵寺石窟。炳灵寺石窟,窟龛依山势而开,三五成群,高低错落,是甘肃三大石窟、中国五大石窟之一,为“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炳灵寺石窟始建于西秦建弘元年(年),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元、明各代。石窟分布于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有窟龛个,共计石雕造像身,泥塑82身,壁画约平方米。历史上,明代嘉靖之后,炳灵寺石窟渐渐不为人所知,同治之后更是路断人稀。干燥的气候,再加上峭壁高耸,岩层往往像屋檐一样突出,对一些洞穴起到了遮挡风雨和日晒的作用,许多洞穴雕像已经保存了数千年,但仍然相当完整。炳灵寺石窟在承袭前代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外来佛教艺术,以崭新的姿态、简洁的手法,创造了生动的雕塑形象和绘画艺术。

炳灵寺入口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青水秀,峰险石奇。

陇东南石窟群

陇东南石窟在甘肃庆阳、平凉、天水、陇南一带,散落着很多精美的石窟建筑,千年前,人们在此进行商贸往来的同时,也将佛教带回了中原,那些峭壁之上石窟,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

麦积山石窟

泥塑中的东方微笑

如果说西汉丝绸之路的兴起为麦积山石窟的出现创造了契机,那么佛教的传入和伟大的信仰之力就是其历史脉络得以延续的根本所在。“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建造传说早已无从考证,但就在秦岭形似麦垛的小孤山上,在这一方壁立万仞的悬崖上,数代匠人经过了余年的开窟建造,终创造出这座“有龛皆是佛、无壁不飞天”的建筑奇迹,却是无可反驳的事实。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年,存有座洞窟、身泥塑石雕、余平方米壁画,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世界,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陈列馆。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极为精妙,特别是微笑的佛像,这些微笑造像大多塑于北魏及隋唐。在微笑造像中,最负盛名的就是位于石窟的传神之作小沙弥,这尊造像被称为“东方微笑”,与西方油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并称为“人类最美的一笑”。

甘谷大像山石窟

藏在峭壁上的丝路遗存

甘谷大像山石窟是古丝绸之路上甘肃东南部融石窟和古建为一体的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北魏,前后历经四个朝代建造,历时三百多年。

大像山石窟不仅有石窟建筑群,还有僧人修行的禅窟,是这里最特殊的地方,全国都比较罕见。景区内最著名的甘谷大佛位于大佛洞窟中,为石胎泥塑,气势宏伟,大佛洞窟两旁依山势修建了长廊,廊上窟龛相连,22座窟龛巍峨壮观,可沿长廊依次游览欣赏。

南石窟寺

七佛盛景

南石窟寺位于平凉市泾川县城东7.5公里的泾河北岸。南石窟寺与庆阳北石窟寺并称为“姊妹窟”,是丝绸之路东段的大型北魏石窟群,在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沧桑磨难后,如今仅存的五窟就变得更为珍贵。

观看南石窟需要爬一段台阶,目前的五窟中只有1号主窟和4号唐窟有造像。主窟东大窟内有7尊佛像和13座菩萨造像,形态栩栩如生,保存完整,为典型的北魏风格。4号窟为唐代开凿,内有文殊、普贤、观音菩萨造像,以及十八罗汉、六力士、八大菩萨形象壁画。

北石窟寺

覆钟山下千年一窟

北石窟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董志镇覆钟山下,距市区25公里。史料记载,北石窟寺始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即公元年,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一处窟龛密集的石窟群。

窟群面积平方米,以窟为中心向外延伸。现存大小窟龛个,石窟造像0多身,分三层雕凿。造像均为高浮雕和圆雕,分布在蒲河两岸的黄砂岩崖面上。

北石窟寺窟龛密集、形如蜂房,文物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兼具历代石窟文化的特点和风格,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洞窟,高14.5米,深15.7米,宽21.7米,洞内七佛站立造像,夹侍菩萨十身,造像均褒衣博带、秀骨清像。

甘肃石窟群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最珍贵的历史遗存,

星罗棋布的石窟如散落的珍珠为世人展示着

各时代、各民族不同信仰和文化,

千年时光的风云际会,岁月长河,

在这里沉积下无数艺术的结晶,

闪耀着灿烂的丝路文明之光。

来源|微游甘肃编辑部整合整理于网络

编辑排版

田彦龙王永进

内容校对

孔贵平代明亮高海

审核发布

秦炳峰

备注

微游甘肃内容文章旨在宣传甘肃文化旅游,不加原创,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甘肃石窟:玉如意上的千年佛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