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窟里的衣食住行,来自凡人和现实生活的联

丨石窟里的衣食住行丨

▲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摄影/王寰

中国古人笃信:万物有灵。他们创作出亦真亦幻的传奇和小说,体现自然造化与天神仙佛之间的神秘联系。

▲麦积山石窟,佛教在印度最初并不热衷于表现佛陀的形象,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东征,为南亚带来了西方文明,佛教徒受此影响,开始模仿希腊雕塑造立佛像。之后佛教东传,丝绸之路沿线遂窟像林立。图为天水麦积山大佛,佛像方颐大耳,杏目似闭非闭,嘴角微笑若有若无,站在近乎垂直的崖壁上,悠远淡定地面对脚下陵谷变迁、草木枯荣。摄影/吴健

绛珠仙草转世的林黛玉,与补天石化身的贾宝玉,一对神仙与灵石相爱相杀的CP。上天入地的孙猴子,又是石头缝里迸出的神灵。

▲敦煌莫高窟窟中的涅槃佛,建于吐蕃统治时期,全长15.6米,是敦煌现存最大的卧佛像。佛教认为涅槃是圆满寂静、无有烦恼的境界,因此涅槃像双目半闭,唇角含笑,神态柔和安详。摄影/吴健

除了文字,看得见摸得着的石窟寺造像,才实实在在是神佛与顽石的水乳交融。在河畔山崖开凿的佛教寺庙简称石窟,冷冰冰的石头和高高在上的神明,总给人高山仰止的距离感。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图/视觉中国

其实,它们总是人造的产物,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被工匠们搬进了石窟寺中,见证了俗世的滚滚红尘。

衣:帝王豪掷千金的cosplay

人靠衣服马靠鞍,时装之所以是时装,正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审美风尚。

▲藏经洞是莫高窟第17窟的俗称,此窟原为唐代河西吴僧统洪辩的影窟,后被用来封存经卷、文书、佛画等物品。年久日深,洞窟渐渐被人们遗忘,直到清末才重见天日。当时洞内出土了包括敦煌文书在内的各类文物上万件,引来各国探险家争相劫掠。此图摄于年。摄影/茹遂初

相比现代人的声色犬马,法相庄严的石窟寺,似乎显得沉默而朴素。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右侧文殊菩萨造像服饰细节。摄影/袁嘉彤

其实不然,石窟造像和壁画中的服装,记录着大量有关当时当地服饰时尚的信息,因为,人们穿什么,神们就跟着穿什么。石壁是他们的舞台,时间是他们的出场BGM。

▲西方日神及眷属西魏莫西壁南侧。图/《敦煌民俗画卷》

中国石窟中神佛形象的衣饰变化,见证了佛教传入中国后一段漫长的历史。

▲须弥山石窟。摄影/王寰

佛教起自古印度,石窟寺的营造也渊源于印度。石窟佛衣的样式是极为繁杂的,这和佛教的原始教义息息相关,佛教徒崇尚寡欲节俭,讲究穿得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对此,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可以说是最会过日子的。

▲龙门石窟中的小佛像,唐代审美特色在此非常鲜明。摄影/袁嘉彤

▲云冈石窟。摄影/王寰

石窟寺发源于印度,由西向东传入中国内地,石窟中栩栩如生的神佛,也如同周游各地的旅客,为入乡随俗而变幻衣饰。

▲吐鲁番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摄影/茹遂初

比如中国最早开凿(3世纪)的新疆克孜尔石窟,4世纪开凿的甘肃敦煌莫高窟,融合了印度和中亚各国的佛衣特征,一股浓郁的“国际混搭风”呼之欲出。地理空间上越近中原,佛衣样式越发中国化。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摄影/王寰

佛一定不怕热,但修佛像的人怕热,现代人可能不理解,对没有空调冰箱的古人来说,气候对生活的影响力有多么深重。比如,孝文帝的太子元恂嫌新都洛阳炎热,受反汉化的贵族支持,逃回了故都平城(大同),后被孝文帝抓回洛阳囚禁致死,享年仅15岁,惩罚不听话的熊孩子,手段如此狠辣,确实令人咋舌。

▲云冈石窟“昙曜五窟”。图/视觉中国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脸部特写。摄影/袁嘉彤

像云冈和龙门这样庞大的石窟寺建造,无不需要举国财力的支持,帝王豪掷千金,在石窟里玩起了佛装COSPLAY,佛衣上雕刻的璎珞宝饰,一定会让当初清贫修行的印度祖师们汗颜。

▲大足石刻-宝顶大佛湾第3号-六道轮回图(南宋)。摄影/袁嘉彤

佛像的容貌和衣着,来自凡人根据现实生活的联想,唐代已有“丰肌胜艳骨,菩萨似宫娥”的诗句,此后的石窟造型更加生活化。

▲大足石刻-宝顶大佛湾第15号-父母恩重经变相(南宋)

食:餐饮行业百科全书

神佛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石窟艺术里却不乏对饮食场景的描绘,尤其是石窟寺中常见的经变画,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

首先是烹饪原料的获取过程,食物从哪里来?一是狩猎,比如莫高窟西魏、窟的狩猎图;二是畜禽养殖,比如大足石刻南宋《地狱变相》組雕中的“养鸡女”,莫高窟五代窟的《挤奶图》;三是农业种植,耕作、收割、扬场、晒谷场景。粮、肉、蛋、奶,各类食材齐全。

▲店铺五代莫61西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然后是食材的加工和烹饪。既有粮食的加工,比如莫高窟五代61窟、元代窟、安西榆林西夏第3窟壁画中都有人们使用石碓舂米、谷、麦的画面。

还有肉的烹饪,比如莫高窟唐代85窟的壁画《屠房图》中,一位屠夫在俎案上切肉,一只狗卧在旁边,眼巴巴地望着肉。有肉就要有酒,榆林窟第3窟有《酿酒图》,描绘了一台颇为先进的烧酒蒸馏器(也有学者认为是一种食物蒸笼)。有酒有肉,可以开吃了。

▲肉坊晚唐莫85窟顶东坡。图/《敦煌民俗画卷》

住:“禅”也是石头里蹦出来的

在人类诞生之初,原始人就常常栖息在自然形成的洞穴里,山林中的洞窟非常隐秘,俗话说:“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在中国的神话里,神仙大多也居住在“洞府”之中。僧尼起居在人造的佛窟里,大概也希望借上几分“仙洞”的灵气,以便成佛。

▲麦积山石窟。摄影/王金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敦煌城东南鸣沙山东麓,前临宕泉河,东向三危山。据说前秦时,僧人乐尊行至此处,忽见金光,状有千佛,遂开窟造像,自此直至元代,营造不断。其中第96窟唐代大佛,高30余米,气势雄伟,窟前有民国时期所建的九层楼阁,飞檐翘角、红木青瓦,成为敦煌的标志性建筑。摄影/王金

▲四川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摄影/王寰

▲远看平凉泾川罗汉洞。摄影/朱锐

▲柏孜克里克石窟。摄影/王寰

行:神仙也有“极品飞车”

现代人的交通工具可谓五花八门,即便是不出远门的人,没事可能也要骑一骑共享单车,载具种类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堵,堵在路上的司机们,或许都恨不得自己的车会飞。虽然古人科技水平有限,但想象力却不输现代人,各种载具一言不合就上天入地,各显神通。

▲克孜尔千佛洞新1窟的后室窟顶飞天像。摄影/范书财

凡人有飞机,神仙则有飞车,而且还是神龙和凤凰拉的车。

▲中外文化交融的日月神晚唐莫9戈壁。图/《敦煌民俗画卷》

莫高窟初唐窟,菩萨乘白象进入摩耶夫人的腋下,使她妊娠而生下释迦牟尼。此外,也有各种日常牲畜。

石头不会说话,石窟却是话痨,看似静穆庄严,却无时无刻不在絮絮低语,只要你驻足倾听,就会体会到石窟里的世事沧桑和人间百态。

▲被人工毁坏的雕像,被大自然再次赋予新的美感。摄影/袁嘉彤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