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洛阳龙门又称伊阙,高阙巍峨,群山迤逦,满山松柏,郁郁苍苍,点点红楼,分布其间;无数清泉,从山崖旁边的石罅中进出,似珍珠如牡丹,蓄为芳池,泻为飞瀑。雨后斜漏天光,水汽蒸发而为云雾,朦朦胧胧,远观疑为仙境,颇具奇趣。伊水清浅,波静沙明,水溅之声鸣于石间,可随波划舟。龙门夜景更妙,唐诗人李白诗日:“水寒夕波急,木落秋山空。望极九霄迥,赏幽万壑通。烟皓沙上月,心清月下松。玉斗横网户,银河耿花宫。”
但龙门之名更在龙门石窟。龙门石窟开创于五世纪末北魏,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及隋、唐诸朝,连续经营近五百年。宋后诸朝,又进行了多次不同规模的修葺,并不断有续作出现,使其石窟造像逐渐增多、完美。据统计,龙门东、西两山,现存佛像九万三千余尊,各种佛洞一千三百五十二个,佛龛七进八十五个,佛塔四十余座,碑三千六百八十品。
北魏迁都以后,王公贵族都在龙门开龛造像,古阳洞遂成为北魏最早造像的第一大窟。北魏宣武帝时,更兴起了一个佛像雕造的高潮,进而营建了宾阳洞,其规模之大,富丽之状,当时无与伦比。从此,龙门石窟已经颇具规模了。
但礼佛造寺并没有福佑北魏帝业长存。龙门石窟历时四十余年的第一次营造高潮,随着北魏王朝的分裂和衰亡而结束。其后,继经诸朝开凿,使大大小小的窟龛,密布在伊水两岸崖壁,绵延长达一公里之多。其中第二次营造高潮是唐太宗、高宗、武则天和玄宗四帝在位期间(六二七一七五六年),共计一百一十多年。唐代造像占龙门石窟总数一半以上。
龙门石窟群,大部分集中在伊水西岸的崖壁上,其中是大型洞窟二十九个;伊水东岸崖壁上全是唐代窟龛,其中有七个大型洞窟。在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洞窟具有代表性的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普泰洞、魏字洞和石窟寺等;东魏时期窟龛具有代表性的有路洞和一些小龛;北齐时期作品具有代表性的要算药方洞和一些小龛造像;隋代作品的代表是宾阳南洞北壁的梁佩仁造像龛等;唐代的洞窟,具代表性的有潜溪寺、宾阳北洞、敬善寺、万佛洞、惠简洞、赵客师洞、奉先寺、龙华寺、极南洞,以及东山的看经寺、擂鼓台诸洞等。
建造龙门石窟的匠师,突破了宗教和礼教仪轨的束缚,在雕刻作品中融进了大量现实生活。各种人物造像的动人表情如喜悦、慈祥、威猛、矜持,以至作为至高主宰的佛的庄严肃穆,胁侍和供养人的虔诚宁静,无一不是匠师们对现实的人的深刻观察,加以高度艺术概括的结果。而构思布局的完整、气势的贯注、整体的坚实有力、性格的多样、衣纹线条的流畅优美等等,更是在千百年艺术实践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来技法、风格,进行的精心创造。面对如此巍峨壮观又精致入微的群像,想想当时落后的工作条件,不能不令人叹为鬼斧神工!
考察龙门造像,可以明显看到绘画、雕刻艺术的承袭演变过程和不同的时代风格。北魏造像在这里失去了山西云岗石窟造像粗犷、威严、雄健的特征,而生活气息逐渐变浓,趋向活泼、清秀、温和。面容造型都是脸型略长,眼若纤月,眉如半弧,鼻翼丰满,嘴角略向上翘,呈微笑状。在服式上,以前造像的偏袒右臂及通肩服式,已变化成长裙、宽袖、垂摆,即汉化了的“褒衣博带”式。
在躯体造型和衣纹雕法.上,北魏造像的特征是胸部平直,体态平稳,衣纹用平刀雕法,坚劲质朴。而唐代的造像,肌肉丰腴,胸部隆起,身躯健美,体态匀称;面部造型颐丰颊满,神情和蔼慈祥,雍容华贵,富有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圆刀雕法代替平直的刀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力士夜叉浑身骨肉更显凸起,充满了雄壮的气势和向外迸发的力量。
龙门石窟中唐代造像继承了云冈石窟浑朴洗练的优秀传统,又贯注了汉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
特点,创造了雄健生动而又柔和自然的写实作风,成为完全汉化的世俗艺术。在装饰艺术.上也各具鲜明的时代特点。宾阳中洞的背光、藻井、地面和洞口拱额图案,莲花洞、古阳洞的拱额、帷幕及串珠、瓔珞;奉先寺卢舍那佛像的背光、万佛洞的藻井;菩萨像的宝冠、项链、瓔珞和臂钏,婀娜多姿的飞天,熊熊生动地火煽等,都充分显示了古代不同时期艺术家的卓越艺术创造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