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女性主持建造,洞内小佛仅有4厘米,多

从前秦十六国到盛唐,中国兴起一阵阵开窟造像之风,古人或祈福、或禅修、或做功德等原因建造石窟。石窟大多与造像、塑像相结合,有的还有壁画及佛本生故事等等。在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中,以这么一个洞窟,窟内造像遍布,南北两壁上仅4厘米高的小佛就达到一万五千尊之多。

一万五千尊造像的洞窟被称之为“万佛洞”,开凿于唐代高宗年间,是由两位女性宫中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宫内尼姑庵庵主智运阐释共同主持开凿。整个洞窟有一佛二弟子及52身菩萨,2身供养天人和一万五千尊小佛组成。洞窟的小佛数量在开凿的时候就被工匠记录在其中,在洞内顶端的莲花凿井周围刻有“大唐永隆元年十一月卅日成大监姚神表内到场运禅师一万五千尊像一龛”,记载的很详细,也说明了这里是由宫中女官和尼姑庵禅师共同主持。

在高宗年间出现两位女性主持建造的洞窟,正说明了当时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不同于其他年代,高宗统治时期,女性地位也达到了一定高度。而在洞内的供养人像,则是朝着佛祖阿弥陀佛的方向,代表生生世世永久供养的寓意。

在这个洞窟的外侧南壁还有一身头部缺损的观世音菩萨像。不同其他观音像,这里的菩萨像身体呈现S型,一手提着净瓶,一只手将拂尘轻轻的搭在肩膀上,一副安逸轻松的样子。从造像的形态正体现了盛唐气象。轻松风格的造像,华丽绚烂雕刻精致的洞窟,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这些雕刻也反应了当年国家的稳定,人们才能更加追求精神层次的东西。在菩萨像的下方,有一个盗凿的缺损,缺损与对面一样,原本是唐代的两尊石狮子,可惜被盗往国外,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