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每次读到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这首诗,我就浮想连篇:大漠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蔚蓝的天空,好想遇见心中的楼兰,看一看那弯弯的月牙泉。夜幕降临的时候,走进那座神秘的城堡。朋友得知我的心愿之后说:明天一起去云岗石窟看一看可否?我激动不已,彻夜未眠。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20公里的车程,在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延绵一公里,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大小不一,高低不同,瑰丽壮观。云岗石窟起源于北魏,是我国最早的石窟之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的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之作,对于历史研究,书法,舞蹈,建筑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岗石窟石雕塑像之多,面积之广,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与其他三大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这是一个民族将佛教艺术,用一朝代形式缔造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结晶,人类发展史的壮丽丰碑。大门口的高僧雕像是石窟的创始人。长长的走廊里每一个石柱代表不同的时代。高耸入云,各不相同,像一幅历史的画卷,通向武州山。云岗石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不同年代的石窟各有千秋,大小不一。早期石窟是著名的高僧选择在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因此而命名,主要分布在16至20窟。三世佛:佛像高大,面容丰润,目光深邃,双肩齐挺,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深厚,质朴,强健的豪然之气。中期石窟是云冈石窟鼎盛阶段,主要分布在1,2,3窟,5,6窟,9,10窟11,12,13窟,这是北魏最盛行稳定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大佛,高大之宏伟,奢华之精美,富丽堂皇,正是当代的体现,此时的石窟从洞形雕刻,内容风格具有明显的汉化特征。晚期石窟:北魏迁都洛阳后,以中小型居多。整个布局风格人物雕琢以"清瘦俊美为特征。这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瘦骨清秀"的起源,成了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显著特点。主要分布在4,11,14,15,20窟单佛形式出现,不再成组。7窟菩萨,形象逼真,姿态优雅,以莲花为轴心。12库又称音乐库,是典型的廊檐斗拱建筑风格。雕塑形象各异,扭腰耸肩,凌空驾云,舞姿翩翩,宛如天宫的歌舞乐团,别有一番风味,兴趣盎然,称之为音乐窟当之无愧。每一尊佛,每一幅画都有它的故事和传说。文殊菩萨双手旁捧水晶花瓶,笑容可掬地接待每一位来访,像在告诉后人,积善行德,宽以待人。运输车:运输砂石,建筑材料的车辆。车辙深深陷入凹槽,可见当时的工程规模之宏大。纵观云冈石窟,有的大小不一,高低不同。小的两厘米,大的17.8米姿态万千,形态各异。构图之完美,雕琢之细致。表现了北魏时期皇家轩昂气派。云冈石窟是我梦中的彩云,飘浮在东西方佛界的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千年创造的奇迹,造就了今天的灿烂辉煌。我是心若芷蕙,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期待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8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