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其佛教建筑形式有三种,分别是佛祖塔、窣堵坡、石窟。佛塔又称浮屠,用于供奉得道高僧们的舍利和佛教相关经卷法器,汉代时期就随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塔式建筑有深远影响。桑奇窣堵坡是印度现存最大的窣堵坡,外观形似半圆,具有一定的天文学象征意义。
对于游客来说,石窟是人们很乐意造访的地方。石窟内部极具佛教特色的壁画和雕塑吸引各地佛教信徒和游客争相前往,这些璀璨夺目的古印度遗迹,不只表现了古印度人浓厚的佛教主义色彩,也表现了古印度当时宫廷生活和社会风尚如何。
图
桑奇窣堵坡
一、穿越千年遇见石窟,发现古印度佛教的精彩
石窟这种大型建筑的整体建造,显然超出人类能力范围,它是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思想文明的共同产物。古印度地处印度半岛,地图板块类似不规则四边形,四边形的北边两端宽于南边,吹的是西南信风,全年气候炎热多雨,环境潮湿,而石窟能有效弥补气温条件的不足。
石窟具有厚重的外部围护,内部架构稳定,能够降低外部环境高温对室内温度影响,致使全年内石窟温度差异小,有冬暖夏凉的奇效,因此,古印度人也会选择石窟作为生活伴侣,提高了石窟在古印度流行的可能性。
在古印度人看来,山是很神圣的存在,是宇宙的伟大产物,印度神话中,神仙们也都是住在山里的。开凿石窟,在山中居住代表着人们离神更进一步了,而在山中修行表示一种与世隔绝、下定决心潜心修行的态度,为了追随神明的脚步,提高自身修为和功德,古印度人热衷于开掘石窟。
图
支提窟
古印度石窟有两种:支提窟和精舍窟。关于这些山崖峭壁中的巨大石窟是怎么开凿出来的,众说纷纭,这种不可思议难以再现的历史成就建筑我们不断探索背后的科学事实,忍不住赞叹古人的智慧。
支提窟形似马蹄,用于宗教信仰相关的仪式举办,最著名的当属阿旃陀石窟,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印度最大的佛教石窟,它是古印度建筑、古印度雕塑、古印度绘画、古印度信仰、古印度文化的集大成者。
阿旃陀石窟最精妙绝伦当属窟内壁画,壁画中绘有宗教艺术元素,绘有世俗的生活场景,绘有婀娜多姿的女人,是古印度崇尚的美学观念的综合体现。
图
阿旃陀石窟壁画中的菩萨
精舍是佛堂和寺院的别称,是僧人行居和修道的住所。佛教文化中,最早出现的两个精舍是竹林精舍(又叫迦兰陀园)和祗园精舍。传说,如来佛祖就住在这两个地方传道授业,教化众生,普渡他人。光临古印度精舍窟,我们可以看见石头做成的长方形床,古印度僧人们就是睡在这样的环境中,吃斋念佛,一心向道。
古印度石窟的演变不仅受国内佛教主流思想的推动,一定程度上的外来文化也在修正石窟内部的文化传达。古印度石窟最终的成熟展现,是多方因素控制的结果,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古印度,听听僧徒们是怎么讲述那段光辉岁月的吧!
二、从独立走向互鉴,古印度石窟在不断精进
僧徒们说:“我们的国王要大力推行佛教,要大范围修建石窟”。早期古印度佛教影响范围并不大,古印度孔雀王朝国王阿育王甚至在早年间大肆征伐,收服了除南半岛外的印度全境,一场战争,就杀害了数万人的性命,可能是想要洗去一身杀戮,晚年间,阿育王开始信佛,并颁布相关法令,将国教定为佛教。
在阿育王的大力推动下,全国范围开山凿石窟,兴建窣堵坡,推崇宽容和忍耐,废除了涉及杀生的娱乐活动,禁止狩猎活动,更不允许用动物祭天。为了使佛教在全国快速流行,他组织佛僧抄写整理佛经,派遣僧人到各地讲述佛法,从此,佛教在古印度不再是“小众文化”,而是正统普遍文化。
为了纪念这么一位现实版战场“弑神”洗心革面,不再涂炭生灵的国王形象,各国各地有影视作文讲述阿育王的一生,有博物馆陈列的历史古董展示阿育王的事迹,中国宁波更有以阿育王命名的古寺。
图
阿育王石像
僧徒们说:“我们的物质改善和思想进步也在影响石窟内容的转变”。石窟由纯粹的石窟变成了佛教艺术综合体。最开始佛教要求六根完全清净,禁欲,尤其禁止贪欲,佛僧们不能有一点私人财产,从当时简单朴素,没有一点装饰的精舍可以看出佛僧们的生活真的是很“精简”了。再加上早期佛教信徒少,佛教体系还不完善,早期信徒们的活动空间比较小,只需在雨季念诵礼拜就可以了。
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不久的时期,古印度人认为释迦牟尼已经进入圆寂阶段,不能转生,那么佛陀的形象就不能从正面表现。既然不可能正面体现,信徒们又想要朝拜佛祖,这该怎么办呢?古印度人想到可以把窣堵坡当作佛祖的真身化形,当作佛祖现世衣钵,这个想法可以从石窟内建造的佛塔和刻画的佛塔得到相互印证。
而释迦牟尼去世一百年加上阿育王实施的相关措施都有利于佛教发展,僧人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佛教信徒们开始有钱了,思想观念也从朴素逐步走向奢华。石窟内的雕塑和壁画不再是单调极简风,华丽的场景和华美的风景跃动在石窟墙壁上。
在追求现世解脱和施舍积攒功德的主流思想影响下,古印度开始大范围流行大乘理念,即众生应慈悲为怀,戒杀放生,石窟也开始借用声像形来表现佛陀。
古印度人转变了先前把佛塔当作神佛来祭拜的观念,开始刻画一些佛祖形象于壁画中,实现了佛塔和佛像的结合,迈出了佛教艺术载体上历史性的一步。
从这之后,佛塔的地位逐渐降低,佛像的地位逐渐提高。为了展现宗教,提高佛陀这一神的威严,佛像的制作越来越宏大,在佛教一派的物质支持和僧侣们宗教主观主义努力下,石窟的内部空间增大、内部的装潢品味提升。
图
舍卫城神变佛像
僧徒们说;“我们被动地从外来文化中学到了许多”。印度的被侵犯史可不少,古印度盛产金沙的犍陀罗地区更是成为强大欧洲帝国心心念念的地方,其中能影响石窟艺术的战争只有两次,分别是波斯帝国入侵和马其顿帝国入侵。
公元前六世纪末期,波斯国国王居鲁士率兵进攻古印度次大陆,并在印度刻下象征自己战功的石碑。时隔三个世纪,沿着波斯人的足迹,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也盯上了古印度这块肥肉,欧洲大军大举进犯古印度,掠夺资源。在夺取的同时,两个国家也将欧洲的希腊和罗马艺术带给了古印度,尤其是在犍陀罗地区,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佛教形象带有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
传统的古印度佛像雕塑追求象似,而古希腊雕塑艺术追求形似。在未受到战火侵袭的印度马土腊地区,佛像刻画地比较粗犷,佛像脸型依照印度人脸型,眉毛细长,鼻子平直,鼻根稍低,追求的是写实性的阳刚美。
而在犍陀罗地区佛像逐渐形似,佛像面部更是出现欧洲人的典型面部特征。犍陀罗佛像眼窝深,鼻梁高,佛像整体细节刻画地比较细致,线条流畅,生动自然,追求的是理想艺术美,精神世界的满足。
图
犍陀罗佛像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古典建筑文化理念随着对佛像形象的入侵,逐步渗透入石窟内部空间的表达和内部壁画的绘制,欧洲艺术风格与传统印度民族风格开始交错融合出现在古印度石窟艺术中。
僧徒们说:“外国的商人和我国的商人都是文化传播的使者”。在各国各地做生意的印度商人,都是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们售卖的产品和生活习惯也影响了所出使的国家。反过来,为了得到足够休息,各地供养者沿着古印度贸易路线修建石窟,世界各地的文化都各不相同,位于贸易路线上的古印度石窟在国际交流中,深受影响,商贸栈道上的石窟以一种包容性地胸襟吸纳各种文化,壁画等石窟艺术呈现多元化元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增多,文化交流也在增强,石窟艺术在密切频繁地文化互鉴中内容逐渐变得复杂、装饰得更加繁杂。
三、敦煌石窟,刻画古印度佛教在中国的投胎转世
佛教并没有随着古印度的衰亡而衰亡,它一直在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鉴中发展。今天,佛教甚至成为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国教,成为世界三大教之一,中国也是一个深受佛教的影响的国家。
沿着丝绸之路,印度佛教就这么流入中原,印度石窟艺术也被中国古人很好地继承了下来。我国的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产物。
西汉末年,佛教思想传入敦煌,敦煌还处于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上来往的各国行人不断经往敦煌,为敦煌地区经济的繁荣和人口的壮大带来了巨大推动力,为莫高窟的建造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犍陀罗石窟艺术也是沿着这条丝绸之路随着佛教流入我国。从留存下来的石窟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古印度粗犷风格构图相似的传统形象,也可以看到生动传神的东西方艺术交汇的壁画形象。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可谓是女娲毕设,雕绘有故事图、经变图、人物图、山水图、佛像图等等,兼容多个国家艺术文化,历经多个中国历史朝代,风格迥异。
图
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
在坚硬的石壁上作画、上色,还要做到有细节、有连贯性,只是想一想,都觉得是莫大的困难。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创作出来的,我们不知道他们历经多少苦难才走到我们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珍稀这来之不易的佛教文化承载,尽力保护。
莫高窟壁画能保存得如此完好,真的是佛教的奇迹。艺术石窟的整体和内部震撼程度,可能只有亲身经历,我们才能感受到吧。
结论
佛教产物的石窟,是一个国家历史的形神化传递,壁画上精彩的长篇彩绘生动地描绘出古人的所思所想,不同时期的石窟条件和多式多样的绘画风格记录了佛教的演变历程。佛教讲究因果循环,种恶因得恶果,种良因得良果。也许,大部分读这篇文章的人不信佛,但无论你信仰什么或没有信仰,我觉得这句佛教思想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忙忙碌碌得大千世界,我们可以不是社会的建树,但是不能是社会的腐根;我们可以没有财力做慈善,但我们不能损害他人钱财。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毕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不是吗?
参考文献
《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
《金刚经》
《印度佛教石窟建筑研究》
《印度佛像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