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都是地处闹市,游人如云,但是也还有十分幽静的去处,例如去年我们到过的西郊翠微山。我们游翠微山,目的是去看山里一座明代寺院—法海寺的壁画,那是国家的一级重点保护文物。有的同学带着几分骄傲称此行为“艺术访古”。而我同时还怀着一个附带的目的:法海寺所在的模式口村,正是老舍的《骆驼祥子》里祥子拉着骆驼死里逃生的地方,我崇敬老舍先生,爱读他的这部小说,因此很高兴有机会去寻访小说主人公活动过的山村。这,也许可以称作“文学访古”了吧。
春天,正是北京最美好的季节。我们从市区到西郊,经过石景山拐上曲折的土路,走走问问,到了翠微山下。攀登一段山径,丛林掩映的一座绿瓦红墙的古寺就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法海寺。到了近前,发现庙门紧闭,门楼上搭满脚手架:寺院修理,谢绝参观。从一段狭窄的山路绕到寺院东门,找到一位管理人员,试探着请求为我们开放。经过一番交涉,他总算“慈悲为怀”,引我们走进了寺院。点国共个一弹东的院子不十分宽敞,所有的建筑都显得色调灰暗。
大雄宝殿前有两棵白皮松,高近百尺,披着白色鳞片的树干两个人都抱不过来,倒确实显出了古刹的一派庄严。东边棵树旁,立着一只交龙纽的大铜钟,钟身上铸满了经文和募捐人的姓名。那位管理人员告诉我们,寺院里保存着一块《法海禅寺碑》,碑文记载了这座寺院的来历。它是由明英宗朱祁镇的近侍太监李童倡议,向许多官吏和善男信女募了钱,从正德四年到八年,经过五年时间才建造起来的。
大雄宝殿的门为我们打开了。里面一片阴冷黑暗。幸而我们事先有所准备,带来了手电筒,这时就寻找着目标“扫描”起来。眼前顿时明亮:好一个艺术世界!现存的法海寺壁画,分布在大雄宝殿中东西山墙、北壁后门的两侧和佛像座龛背壁,共剩九幅,山墙上的两幅,画的是佛教故事,以如来和飞天为主。西壁左上方一个飞天,手捧仙果,体态轻盈,衣带飘舞,有很强的动感。这两幅上的人物形体较小,而用大量的牡丹、月季、菩提、芭蕉等作为衬托。
手电筒的聚光射到北壁上,同学们不禁发出一片赞叹。横贯北壁的是四幅《帝释梵天图》,天帝天后、天龙八部和鬼众等36个人物组成的礼佛护法队伍,浩浩荡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充实的画面上,布局得当,色彩浓重富丽。36个人物中,最高的大小和真人相伤。画工们不但注意人物的比例、体态、服饰,更着重神情的刻画:梵天肃穆庄重,天王勇猛威武,帝母慈祥善良,玉女天真活泼……虽然是宗教画,但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大约所有的宗教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越是地位低下的神塑造得越成功。
描绘这些神的时候,可以少受宗教律条的限制,以真实的人为模特儿,因此表现出来更加生动。敦煌的雕塑和壁画是这样,永乐官的壁画是这样,法海寺的壁画也是这样。《帝释梵天图》礼佛队伍中有一个捧花玉女,她完全不像超脱世俗的神仙,而是一个地道的民间美丽少女,她的眼神是那么纯真,好像在左右顾盼。那赤膊的力士,身躯扎实,肌肉突起,充满了气魄和活力。如果画工缺少对人的观察,要画出如此准确的人体结构,是很难想象的。我手里的手电筒无意间给壁画打了侧光,人物衣裙上的一些金色花纹和环佩闪现了立体的效果,原来画工们用了“沥粉贴金”的画法。
佛龛背壁,也就是《帝释梵天图》对面的三幅,画的是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像。中间的“水月观音”最为精彩。在占满整个画面的巨大光环前,观音面带微笑,半身裸露,肩披轻纱,胸佩璎珞,安详地静坐着。身旁烟云环绕,碧波荡漾。神圣、崇高的形象,让人见了简直要顶礼膜拜。这样的艺术效果,正是宗教美术所追求的。古代画工充分发挥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技巧,简略的勾勒和晕染,把皮肤和薄纱的质感、立体感强烈地表现出来了。这幅画色彩淡雅、气氛宁静,和它对面的《帝释梵天图》形成鲜明的对照。
大雄宝殿里除了壁画,还有明代遗留的一些香案、法器和祭器,但没有一尊佛像。我们向管理员询问,他说原有的佛像在以前被破掉了。这种事情听得多了,但此刻身历其境,仍不禁感到深深的遗憾。谢过了接待我们的主人,跨出寺院,山间的秋色是如此秀丽好像我们来的时候还不曾看过一眼。站在寺外的山坡上,我向四周眺望。这里不愧叫作翠微山,果真是满山碧翠。想象当年法海寺香火旺时,烟云飘到树林上空,钟磬之声隐隐传来,佛教信徒岂不象进了仙境一样?如果说法海寺是人工创造的胜迹,那么翠微山的美是大自然赐予的。这时,我忽然想起来这里的第二个意图:寻找骆驼祥子的足迹。不知模式口在哪个方向?恰巧,一位中年人向这边走来,我们迎上去向他打听。他见我们是一群大学生,就热情地给我们做了向导。原来他是附近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
他告诉我们,模式口是翠微山下的一个村庄,就在山的南面。这儿正是《骆驼祥子》中一段故事发生的地方。老舍先生出色的描写,使这个小山村名扬中外。我问他:“《骆驼祥子》里这个地方叫磨石口’,旧的北京地图上也这么写着,可怎么又变成“模式口了呢?”他说:“老舍先生写书的时候这里是叫磨石口,因为出产磨刀石。后来村上有个地主认为磨石口的村名不文雅,于是改成了模式口。”他还介绍说,模式口村后的翠微山上出产的磨刀石,石质很好,据说从汉代起就有人在这里开采了。解放前,模式口的百姓正是拉着骆驼把石头运出山的,甚至还远销大江南北呢。
我们顺着山坡慢慢地走,前面是几幢浅灰色的农舍,在墨绿色的树林衬托下,整洁、清静,真有田园诗的韵味。“翠微山上有这么多树,这在北京附近实在是少见呀!”一位同学说。“是啊,”那位老师现出自豪的表情:“翠微山上尽是宝,最值得骄傲的就是松柏和龙泉。你们看南边这古柏林,是月牙形的一大片。除了柏树,还有白皮松。你们在法海寺见到两棵古松吧?另外在龙泉旁边还有四棵。清代大文学家龚自珍写过一篇散文《说京师翠微山》,就提到余极不忘龙泉也。不忘龙泉,也不忘松。出法海寺西便门翻过一道小山梁又有一组庙宇,俗称西庙’,龙泉就在西庙右边的峭壁底下。龙泉水明净甘甜,既能供附近居民饮用,又是山景的极好点缀。”语文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我们也听得入了神。
这位老师还说,翠微山山上还出产蘑菇和酸枣。初秋的时候,草菇、松菇、荆菇都成熟了,山坡、路边、田头、门口、庭院甚至屋里,到处长,随手可以采到。前两年,他们学校一位老师家的桌子底下,就长出了两个白白胖胖的草菇。“哎呀,您再讲我们都馋了!”“那你们就搬到翠微山来住吧!”。“好,我们就住在法海寺里!”一串笑声。主主壁文看!”一位眼尖的同学叫起来。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山崖上一片红,我们都向那边奔去。到了一段峭壁下,看清王面是丛茁壮的酸枣树。那是酸枣吗?果实象大枣一样又红又大。我早就听说西山出酸枣,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累累硕果。语文教师也异常欣喜,说:“这是酸枣王啊!这里人说,吃了它能长寿一般年份不易看见,只有吉祥的年份才能找到。”他故意说得十分认真,引得我们笑声不止。可惜实在没有办法上去采摘,只得在下面“望枣止渴”了!
这一天,瞻仰了祖先留下的艺术珍品,游览了一代名家描写过的地方,又领略了大自然的美景,真可谓“一举三得”我们赞叹着:“当年在这里建法海寺,地点真是选得好啊!”语文教师从旁补充了一句:“可祥子拉着骆驼逃亡的时候,哪儿有心思观赏这美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