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福寺拥有金代古建五绝的山西朔州国保单位

白癜风怎么样治 http://pf.39.net/bdfyy/bdfzd/180411/6159813.html

朔州崇福寺,位于晋北地区朔州市城区,当地人俗称为大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高宗李治麟德年间,距今一千三百五十年左右,历朝历代都有增建和重修,并形成其主要建筑弥陀殿所荟萃的琉璃脊饰、华带牌额、雕花门窗、金代彩塑和金代壁画等五绝,极为少见,不可多得。

01背景介绍

一般认为,崇福寺是初唐时期被封为鄂国公的朔州人尉迟恭奉敕修建。但是,相关公开资料表明,麟德元年和麟德二年分别是公元六百六十四年和公元六百六十五年,同时,尉迟恭去世于显庆三年,即公元六百五十八年,如此,两者当中应有一处与历史不符。

因为,唐高宗李治一共使用五个年号,显庆是其第二个年号,麟德则是其第三个年号。比较而言,尉迟恭的去世年份应该准确,毕竟,就连他的去世具体日期都有历史记载,尤其,尉迟恭作为整个封建王朝当中仅有的六位鄂国公之一,这方面的历史信息要相对准确。

然而,相关史料和实物碑记又成为上述说法的佐证,尤其明清两代碑记。此外,也有观点认为,尉迟恭或在此前奉敕修建、工程尚未完工去世。当然,需要进一步考证。倒是,华北包括山西部分佛教寺观,以尉迟恭为门神的托古命名现象存在不少。

不过,这样的一个小出入,丝毫不损崇福寺的文化和历史价值。自唐代建成后,辽代曾经是林太师府衙,据传院内常有灵光出现,不得已重新改为寺院,由林衙院变为了林衙寺。当然,也可能是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风气在隋唐两代的些许遗留。金熙宗完颜亶皇统年间,开国侯翟昭度奉敕增建弥陀殿,留存至今。数年过后,海陵王完颜亮御赐匾额崇福禅寺,由此得名。

关于以上林太师和翟昭度两人,历史文献相关记载不多。以后,元明清三代不断修缮,最终,形成建筑规模宏大而完整的五进院落,占地面积将近二十四万平方米。同样地,坐北朝南,也属于典型的中轴为主、左右对称、均衡布局。

就寺内建筑来说,元朝末年遭受战乱曾经沦为粮食仓库。洪武年间,扩建太原府的永平侯谢成巡视朔州,对该寺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而本寺无双和尚也化缘集资修建了位于院落最北处的毗卢殿。有清一代,虽没有大修而只有小补,毗卢殿竟然不见了踪影。

日本侵华时候,全寺遭受损害最为严重,大量文物被盗,其中,弥足珍贵的北魏时期的一座千佛石塔,塔座被日本师团级配备的所谓文物搜集员或者说部队从军僧,劫掠到了东京帝国博物馆,后来,塔身藏于台北历史博物馆,仅有塔刹留在崇福寺。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弥陀殿在当地政府和文物部门联合努力下,两度落架大修并基本保持原貌。第二次的落架大修,是由已故山西省文物局原总工程师和山西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原所长柴泽俊先生主持,并有《朔州崇福寺弥陀殿修缮工程报告》公开出版,为日本相关学术界人士所借鉴。

02寺院概述

03弥陀殿

弥陀殿是崇福寺文化和历史价值的重点所在,堪称崇福寺的精华和代表。

我们先来看弥陀殿建筑结构和建筑特色。弥陀殿带给人们的直观印象,就是建筑体量颇为巨大,高达二点五米的宽敞月台之上,四十米左右的通面阔和二十米左右的通进深,以及二十米左右的建筑高度。

这样的建筑体量,仅次于辽宁锦州义县奉国寺大雄殿和山西大同城区善化寺大雄宝殿以及华严寺大雄宝殿。实际上,如此高大月台和如此巨大体量,正是辽金时期包括金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体现的,也是少数民族其边塞文化的粗旷与豪放风格。

前檐下,当心间和次间以及稍间为木制隔扇门,尽间为朱红实泥墙,后檐下,当心间和左右两侧,开设有三道木板门。此外呢,当心间和次间以及稍间的四根前檐木质圆柱外露,柱体粗壮通直、柱头微带卷杀、柱础做成素平,其余柱体包泥。

就其斗拱来说,柱头斗拱和补间斗拱以及转角斗拱俱全,并有四十五度角斜拱运用,被视为最早使用斜拱的现存实例之一,而且,还是在柱头斗拱使用斜拱,这与较为常见的补间斗拱使用斜拱相对比较而言,也被视为少见。同时,阑额与普拍枋均出头,此外,阑额两端砍削成蚂蚱头样式,上述这些素平柱础和斜拱运用以及蚂蚱头样式等,都是辽金时期包括金代建筑的主要特点。

大殿内,上部梁架为彻上明造,即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对四椽栿,下部空间则明显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即前槽应为六柱五间而改为四柱三间,也就是说,减去两根内柱以后,再将中间两根内柱移至两个次间中线位置,属于辽金时期包括金代建筑的主要特点之一。

由于减柱加移柱,造成了前槽内柱与后槽内柱的错位,这就需要解决横向梁架在前槽部分的支撑问题。于是,古代工匠在前槽内柱之间特别是明间两根内柱之间,设计了组合式纵向梁架大内额,并分为上下两道额枋。其中,前槽乳栿交于上额枋,前槽劄牵交于下额枋。此外,两个稍间中柱上面还设计了斜梁,以进一步巩固局部梁架结构。

04五绝详解

琉璃脊饰。崇福寺的琉璃脊饰在多座建筑屋顶都可见到,例如,正脊和鸱吻包括脊刹等部分,其中,千佛阁脊刹为狮象和麒麟驮宝瓶并有字牌而无文字。

不过呢,弥陀殿的琉璃脊饰最为主要。其颜色以黄绿为主,正脊的脊刹是三米多高钵座加宝珠,下面是双手抱拳作揖和双脚踩踏祥云的金刚,左右是东西相背的吞口或者说吞脊龙头,再左右是一米多高勇猛形象琉璃武士,最左右是尺寸硕大琉璃鸱吻加琉璃背兽。同时,垂兽和戗兽以及套兽包括仙人甚至勾头和滴水等均为琉璃制作。此外,屋面正中为常见的琉璃菱形图案且四面琉璃剪边。

历经数百年,这些琉璃脊饰依然鲜亮醒目,非常难得,实属稀有。

华带牌额。崇福寺的华带牌额在多座建筑屋顶也都可见,例如,山门处前檐下的华带牌即是,不过,属于现当代仿制品,倒是,观音殿的华带牌历经风雨、木色斑驳、略显沧桑。

当然,最重要的华带牌还是在弥陀殿前檐下,属于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四年原物,也是现存最大的金代牌匾。就华带牌来说,宋代《营造法式》对其尺寸有着明确规定,而且,可以划分为中心牌面和顶部横向牌首以及两侧竖向牌带包括底部横向牌舌等多个构成部分。

弥陀殿的华带牌为蓝底和黄字以及白边包括云纹装饰,风韵古朴,非常珍贵。

雕花门窗。崇福寺的雕花门窗以格扇门窗为主,当心间和明间以及次间都是,也都是中心格扇门加两侧边扇门。而且,格扇门结构相对简单,基本上,由裙板、格眼以及抹头等组成。门楣以上,则是一字排开的五扇开格眼的横披窗。

特别是,这里的格眼图案异常丰富而变化多端,尤其是,雕工高超、式样繁复、保存完好,透雕格眼达到十五种之多。

例如,仅仅当心间,就有格扇门的石榴瓣菱花和边扇门的十字形菱花,以及中间横披窗的橄榄瓣菱花与左右横披窗的六瓣菱花,包括两边横披窗的十字形菱花。此外,次间和稍间的格扇门与边扇门以及横披窗,还有米字型和斜向形等格眼图案。

金代彩塑。崇福寺弥陀殿的金代彩塑为九尊,包括中央明间和左右次间的西方三圣主尊,即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以及大势至菩萨,中央明间东西缝和左右次间东西缝的四尊胁侍菩萨,左右稍间的护法金刚两尊,体现了净土宗信仰,并突出了阿弥陀信仰。

这些彩塑身形伟岸、背光巨大,例如,左右护法金刚高达五米以上,西方三圣主尊的椭圆背光更是高达十多米。同时,神情自若、姿态各异、装饰华美、令人赞叹。

其中,青砖垒砌的凹形佛坛上面,西方三圣主尊结跏趺坐于束腰式须弥座仰莲台,四尊胁侍菩萨和两尊护法金刚则分列两侧站立。

阿弥陀佛的束腰式须弥座仰莲台颇具特色,六边形台座仿佛塔塔檐叠涩收杀,每楞面或者说每涩面绘有花样枋心,每角设有宝瓶立柱,每面开有中空壶门,此外,壶门两侧还有力士扛顶,至于,仰莲台则是五层莲瓣且饱满盛开均施彩勾边,为辽金时期包括金代佛座的主要特点之一。

最受吸引的,还是西方三圣巨大背光,全部由木架和藤条以及土泥制作,整面青绿卷草纹,周边朱红火焰纹,阿弥陀佛的背光上面还有十二尊弹奏乐伎点缀装饰其间,纤巧细密、简单有序、流光溢彩、美仑美奂。

从造像来看,阿弥陀佛头顶螺髻,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头戴宝冠,三主尊都身躯健壮肩宽胸阔且都身着褒衣博带佛衣,特别是,阿弥陀佛所着佛衣对称下垂、袖口宽大、褶皱明显,尤其是,四尊胁侍菩萨和两尊护法金刚,体态略微丰满而上身较为修长且衣饰色彩华丽,留有些许的唐代遗风,亦为辽金时期包括金代佛像的主要特点之一。

金代壁画。崇福寺弥陀殿的金代壁画,为三百二十平方米左右,绘满四壁,并以东西两壁为主。

原来面积为五百二十平方米左右,有残损也有补绘,因为,部分墙壁曾经在历史上坍塌而重砌并补绘,例如,西尽间北壁的明代补绘。不过,现存壁画在整体上依然保有场面和气势的宏伟与震撼,为辽金时期包括金代壁画的主要特点之一。

就东西两壁来说,各绘有南北中的三铺说法图,但是,东壁北铺一组缺失。说法图内容并非佛传故事而是佛像表现,均为一佛二菩萨对称布局。主尊佛形象高大,几乎占据墙壁一半,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着通体红色佛衣并有背光,手持说法印,尽显其威仪。胁侍菩萨则站立左右,着满身华丽衣饰并有头光,自然而优雅。

同时,主尊佛头顶两侧佛坛之上各有一组听经群像,也是结跏趺坐并红色袈裟且双手合十。此外,在壁画顶部另有飞天,于翱翔中或俯瞰或侧望。

这里的佛和菩萨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部分佛和菩萨留有蝌蚪状小胡须,明显地,这是金代壁画佛和菩萨形象对辽代风格的延续与传承,再往前,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佛和菩萨的中性化形象及古印度佛和菩萨的善男子形象。

东尽间南壁为上下两层六尊绘像,上层为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药师如来佛,下层为妙吉祥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王菩萨,均结跏趺坐于仰莲宝座上,并有背光,其中,佛背光为火焰形,菩萨背光为圆形。

并且,密宗信仰因素显得较为突出,例如,毗卢遮那佛为密宗本尊,除盖障菩萨为密宗胎藏界主尊,当然,妙吉祥菩萨和地藏王菩萨,在密宗里面,也各有忿怒像变化身。

西尽间南壁则为千手千眼观音演法图,属古代佛教水陆法会画。千手千眼观音形象,来源于古印度多臂多首神像原型,自唐代密宗兴起,到金代十分流行。这里的千手千眼观音为立姿而非坐式,因为,佛经当中也有即从座起告诸大众记载。

本观音身披法衣、项戴璎珞,胸前六臂、虚合掌心,还有腹部禅定印和顶上化佛手,其余的,由内向外呈放射状对称伸展且掌心开眼。同时,本观音正中为一面、两侧各一面、发髻之上十五面且各面三眼,合计十八面,较日常所见十一面观音并不算多见。此外,本观音手中持物众多,有的是千手经所记载物,有的则是自然性延伸物。

05其它补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