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找菩萨

寻找菩萨

一位渔夫自小受到父辈的溺爱而好逸恶劳,导致他一直以来体质虚弱,后来因家道中落,他更是一蹶不振,身体日渐衰败,并且许多疾病缠绕,几乎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了。

一次,他偶然听人提及,十里之外的竹林内住着一位智慧非凡的禅师,能解世人困惑,能消百病疾苦。

于是他慕名前去拜谒。

林中有石,石上有屋,屋内果然住着一位仙风道骨的禅师。渔夫喜极而泣,将一生的波折与目前的困境都告诉了禅师,请禅师帮忙解惑,并消除疾苦。

禅师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渔夫想了想说:“我最大的愿望是身体强健,既不必遭受疾病缠身之苦,又能从此自力更生。”

禅师笑了,抬手指向竹林的东方:“千里之外有一高山,名日飘渺,直耸云霄。山顶有庙,庙中有名活菩萨,可实现你此时夙愿。你若能徒步而去,沿途又心存善念的话,他势必会答应你的一切请求。”

渔夫叩拜了禅师之后,迫不及待地上路了。从此,冬风雨雪、雷电都阻挡不了他向东行进的脚步。不管遇上什么困难,他始终心存善念,始终想着高山上的神仙。他想只要能坚持到那儿,便可以获得焕然一新的人生了。

渔夫走了足足两年。行程中,为了生计,他先后换了十几份工作。农田中,铁锹将他的手掌磨破,仓库里,重物将他的脊背压垮;饭馆中,数千只碗使他洗到手脚发麻……

他终于到达了山脚下。

抬头望去,那云霄中的山顶依稀可见。他费尽了气力爬到山顶,可奇怪的是,山顶上不但没有禅师所说的活菩萨,就连寺庙也没有,四下空空如也,脚下白云飘飘,远处是一层层的群山。

渔夫发现自己受骗后,怒火中烧,决定回到林中找禅师算账。回程只用了三个月。待他到达林中时,禅师早已立在门外等候多时。

渔夫低头审视自己因跋涉而强健的身躯,终于彻悟。

他明白,曾经他坚持不懈地历尽艰辛到达山顶,寻找梦寐以求的寺庙,寻找心目的中的菩萨,原来他自己便是那心庙中的菩萨。

感悟

人世万般苦难,皆源于受难者本身。能导引其脱离苦海的明灯,唯有那颗始终不忘自救的心。

禅联欣赏

无忍无生心者,

心无形段,犹如火性,

虽处木中,其在无所,

决定性故,但‘名’但‘字’,

性不可得,欲诠其理,

假说为名,名不可得,

心相亦尔。

不见处所,知心如是,

则无生心。

——金刚三昧经

品味经典

大德开示

十方恒沙佛舒舌,证我凡夫生安乐。佛使二十五菩萨,一切时来常护念;毕命直入涅槃城,直心实行佛迎来。

——善导大师

回顾前人的智慧

诗偈阅读

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得老山间。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

——王安石

赏析:

这是一首自然流畅、不事雕琢的游山咏山诗。

全诗共四句,却用了八个“山”字,每句之中“山”都出现两次,予人以回环往复的艺术氛围。

首句写终日看山而不厌山,与钟山化为一体的心境,正如李白的“相爱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心境一样。而且,诗人还想买山入山,脱离尘俗,终老深山。这一买山之意,将诗人爱山之情全然烘托而出。三、四句写诗人爱山买山的因缘:因为山会永留世间,山是悠然自得的存在。崇峻秀伟的山正是佛性、禅心的象征。

滑动滚动条可查看全部内容↑↑

雲封青螺

供养五台曼殊像,愿尔贤哲唯至诚

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