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博物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
目前四川博物院收藏文物35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7万余件。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下四川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有哪些。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象首耳兽面纹铜罍是西周时期青铜器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35cm、宽24.5cm、腑深20cm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造型大方,铸造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是是西周时期青铜器中难得的精品。
象首耳兽面纹铜罍其造型、纹饰和铸造技术,综合了绘画、雕塑、造型艺术和工艺美术于一体,曾在日、美、法等诸国展出,观众无不为之叹为观止,不愧为国之重宝。
石涧敲冰七弦琴石涧敲冰七弦琴是唐朝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长.7厘米,肩宽19.5厘米,尾宽15.5厘米。
石涧敲冰七弦琴是唐朝传世唐琴之珍品。此琴形制浑厚古朴凝重,有典型的唐琴风韵,声音纯正圆润。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为研究唐琴提供了重要史料。
曾被选送新加坡参加“丝绸之路——唐代文物精华展”。
云龙纹玉大带云龙纹玉大带是五代十国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宽6.9厘米,高约0.9厘米
云龙纹玉大带由白玉制作而成的,这件玉大带是迄今为止,唐、五代时期唯一一件完整的、能确定为帝王本人使用过的成套玉带。
云龙纹玉大带所使用的材料是当时最贵重的和田玉,由铊尾、玉銙、镀银铜扣及鞓组成。是难得一见的五代时期玉雕文物之精品。
东汉陶说唱俑东汉陶说唱俑是东汉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66.5厘米
东汉陶说唱俑是中国古代表演滑稽戏的俳优造型。是一尊十分生动的说唱艺人形象。
东汉陶说唱俑其中击鼓式目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击鼓说唱陶俑也被誉为“汉代第一俑”,立式俑收藏于四川博物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是战国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口径13.2厘米,高40.3厘米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目前存世仅有2件。一件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一件现藏在四川博物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采用“嵌错”制作工艺,其嵌错精致、工艺高超、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其颈部的装饰区描绘的是采桑劳动和习射情节,在铜壶身上展现的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技法,开创了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新格局。
石犀牛石犀牛据文献记载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曾建造五头石犀,以镇压水精。
文物规格:长3.3米、高1.7米,重约8.5吨
这尊石犀是否就是李冰所建造的五头石犀之一还需进一步的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头石犀与李冰治水是一个体系的,兼具水则和镇水神兽的功能。
这尊石犀是迄今为止中国西南地区发现的形制最大、时间最早的圆雕石刻文物。它也是中国石刻艺术史上最早的圆雕作品。
经穴髹漆人像经穴髹漆人像是西汉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高约14厘米,头宽2.6、肩宽4.2厘米
经穴髹漆人像是目前全国发现的时间最早、最完整的人体经穴模型。
经穴髹漆人像身体上用白色或红色描绘的经络线条和穴点清晰可见,不同部位还阴刻了“心”“肺”“肾”“盆”等线刻小字。其与墓葬出土的经脉医书相对照,对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腊梅双禽图腊梅双禽图是宋朝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纵25.8厘米,横26.1厘米。
《腊梅双禽图》是北宋书画家赵佶所作的一幅绢本设色花鸟画。也是赵佶花鸟画中的早期作品。
腊梅双禽图为宣和画院工笔花鸟画的典型作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工整、细致且传神。是传世赵估作品中较为可信的佳作。
牛纹铜罍牛纹铜罍是西周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通高79厘米,口径26.5厘米。
牛纹铜罍装饰的牛纹较多,因而也有人将该罍称作牛纹罍的。牛纹铜罍器身素洁,翠绿亮润,如翠玉一般,是古玩界常说的典型“绿漆古”。
牛纹铜罍整件器物制作精美,简洁大气,不愧是巴蜀青铜器的代表,国之重器。
观音菩萨头像观音菩萨头像是唐代时期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
文物规格:通高41厘米,宽26厘米,厚25厘米
观音菩萨头像宝冠及头发刻画相当写实亦非常精美,被称为"东方美神"。
在万佛寺遗址出土佛教造像中这尊唐代观音菩萨头像是杰出代表,是万佛寺遗址中唐代造像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