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像的产生贵霜时期的犍陀罗造像

佛像,是佛陀各种善行、福德与智慧的有形体现。对于广大的佛弟子来说,具体而形象的造像艺术,远比深奥、抽象的经典和教义更加直观、具有吸引力。正是由于这种感染人心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使佛弟子和艺术家们,不断用最宝贵的材料、最庄严的造型,尽其所能来表现佛陀福慧圆满的形象。并以此表达对这位至善至美的导师最高的崇敬。佛像在印度的产生、发展、流变的过程,恰好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图解式印度佛教史。让我们跟随着佛像的演变,来了解它背后的这段历史吧。

简述历史

西元前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ros)率大军入侵并占领印度河流域一带地区。西元前年,月护王起兵赶走了侵略者,随后在中印度建立了孔雀(Maurya)王朝。

西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第三代王——无忧王(Asoka)派遣马禅帝(Majjhantika)长老等前往犍陀罗(Gandhara,今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一带传播佛教。

西元前年左右,希腊人的后裔在阿姆河和兴都库什山脉之间建立巴克特里亚政权(Bactria,中国史称大夏),使这一带成为印度文化与希腊文化的融合交汇地区。

西元1世纪初叶,月氏翕候库朱拉.卡德菲塞斯(KujulaKadphises,文史籍译为丘就却)在喀布尔河流域建立贵霜(Kua)王朝。贵霜王朝第三代王迦腻色迦(Kaniaka,即位年份尚无定论,有西元78年,年,年等诸说)又征服恒河流域中流地区,并把贵霜王朝的统治中心从中亚搬迁至犍陀罗。

迦腻色迦王信奉波斯拜火教,但也大力护持佛教,在他的统治期间,修建了大量的佛塔和寺院,这个期间诞生了辉煌的犍陀罗艺术。

迦腻色迦金币

西元1-2世纪,贵霜王朝第三代王迦腻色迦信奉佛教,广修佛塔和寺院,也开始了佛像的制作。迦腻色迦金币,直径两厘米,正面为迦腻色迦王立像,背面铸佛陀立像。

佛像袈裟披覆双肩,左手握住衣角,右手上举作无畏印,背后还有头光和身光。佛像旁铸有“佛陀”的古希腊文“BODDO”。

此图为印度马图拉出土的迦腻色迦雕像,身高1.85米,身穿牧人服装,手持宝剑,可惜头部和手臂已残缺。

迦腻色迦时期的佛像、铸有佛像的钱币等大多都刻有王的年号等铭文,这为学术界研究佛像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到目前为止,有明确纪年的最古老的佛像是迦腻色迦二年,迦腻色迦时代以前的佛像没有可靠的根据。因此,佛像的产生最早也是在西元1-2世纪。

犍陀罗艺术首次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不出现佛像的传统,直接借鉴希腊、罗马神像的造型,开始以人的形象来表现佛陀,创造了希腊化风格的佛像。佛陀的造像刚开始出现于佛传故事浮雕中,其形象也与弟子、信徒们同样大小,后来,佛陀的形象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圆雕造像。

犍陀罗佛像具有浓厚的希腊-罗马艺术特征:佛陀造像风格写实,前额宽广,深眼窝、高鼻梁,眼线弯曲舒展,眼大、唇薄,耳垂长且带有环孔。长长的波浪鬈发于头顶盘成发髻,使人联想到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Apollo)雕像。身披罗马式厚长袍托格,衣料厚重,质感明显,流畅的衣褶下隐约显出身躯的曲线。

佛像头部后面有呈圆盘形的头光,一般无纹饰;台座多为方形,前面常刻有小佛像、佛钵等浮雕。佛像微闭的双眼向下垂视,平静的表情无不显示出佛陀所特有的内在宁静。

现藏于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的这尊菩萨头像,高鼻梁,眉线弯曲舒展,头发呈波浪形,使人联想到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雕像。

我们的佛陀在成佛之前称为“菩萨”(Bodhisatta),名叫悉达多。这一件藏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悉达多菩萨头像顶戴狮头中心冕的弧顶宝冠,佩戴狮头饰耳环,眉间白毫原镶有宝石,卷曲的头发和胡须足见西方艺术的深刻影响。

犍陀罗佛像诞生于西元1-2世纪,其时正好是大乘佛教在印度刚刚兴起的时代。随着菩萨信仰的普及,犍陀罗艺术中也出现了大量全副贵族装扮的菩萨造像,例如弥勒(Maitreya)菩萨、观世音(Avalokitevara)菩萨像等。

西元-年间,白匈奴人入侵犍陀罗,佛教寺塔造像被毁,犍陀罗艺术从此衰落。

太子的宫廷生活

这件浮雕的复制品现藏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IndianMuseum,Kolkada)。其所表现的是悉达多太子的宫廷生活,雕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太子斜躺在床上,床边坐着爱妃亚寿特拉(Yasodhar),他们被歌舞作乐的彩女围绕着。下半部分表现太子夜半起床,看见彩女们沉睡的丑态,心生厌离,决定出家。

四大天王献钵

佛陀成佛后,继续留在布特嘎亚四十九天,在第七个七天中,有两位来自伍格喇(Ukkal)的商人达布思(Tapussa)和跋离格(Bhallika)供养佛陀炒麦和蜜丸,由于佛陀不会用手接食物,于是四大天王各奉一石钵,佛陀把它们重叠在一起,并决意将它们合为一钵。在这件佛传浮雕作品中,处于画面中心位置的佛陀形象已明显大于周围人物。这副作品,现收藏于印度北方邦拉克瑙博物馆(LucknowMuseum,UttaraPradesh)。

佛陀初转法轮

这件作品现藏于印度比哈尔省巴特那博物馆(PatnaMuseum,Bihar),雕像中,佛陀右手扬起作说法状,两旁各坐着两位弟子,右手后方还有一位,这五位即“初度五比库”。身后还站着三位天人。佛座中间的法轮以及旁边的两只小鹿,清楚地显示该事件以及发生地点。

佛陀调伏龙王

这件作品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在这件片岩浮雕饰板中,佛陀正向跪在一旁的龙王阿巴喇勒(Apalla)及其眷属说法,包括佛陀在内的所有弟子、天人、龙王、龙王眷属等人物,无论是面相还是衣着,都带有明显的西方艺术特点。

三十三天说法

这件片岩施彩高浮雕板现藏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原是一组佛塔装饰。表现的是佛陀在三十三天为母说法后降凡人间。画面中心分三幕描绘相同的内容:佛陀从中阶下来,在左边陪同的是沙格天帝,右边则是大梵天王。下方是莲花色长老尼化作转轮王礼敬佛陀。宝阶两旁分别有五层楼阁,每层各有一女子手持花鬘、莲花枝等供养作礼。作品雕刻精细,装饰华丽,场面生动,人物传神,堪称犍陀罗艺术的传世精品。

佛陀开导瘦弱果德弥

住在沙瓦提城的瘦弱果德弥(Kisgotamī)痛失爱子,由于不肯接受现实,她抱着死婴到处向人求救。当她来到佛陀跟前时,佛陀叫她去向一户从未有人死过的人家要些芥子,就能救活她的爱子。当她发现根本就找不到这样的人家时,开始意识到死亡是世间无常的规律,于是埋掉爱子后,随佛出家。画面左侧是她抱着死婴向佛陀求救,右侧是她认识到无常规律后将死婴抱去掩埋。

这副作品,现收藏于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佛陀大般涅槃

这件作品现藏于印度加尔各答博物馆。雕像中的画面,佛陀右侧作狮子卧,安祥地般涅槃,与周围的弟子和马勒(Malla)族人举手哀号、痛不欲生的动作和神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印度贵霜王朝的第三代王迦腻色迦王,信奉波斯拜火教,但也大力护持佛教,在他的统治期间,修建了大量的佛塔和寺院,这个期间诞生了辉煌的犍陀罗艺术。这期间的佛陀造像,大多出现在佛传故事中,之后随着造像艺术的发展,佛像也逐渐由佛传故事浮雕发展出单尊佛像。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单尊佛像由佛传故事发展而来,这尊佛像结跏趺坐,鬈发于头顶盘成发髻,双目微睁,双手结禅定印,身上披着宽厚的袈裟,覆盖双肩,衣纹流流畅,是典型的犍陀罗艺术风格。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这尊佛陀坐像双目睁开,眼窝深陷,眉间白毫凸出,左手握住衣角,右手作说法状(已残缺)。台座上刻有佛像和菩萨像浮雕。犍陀罗佛像的袈裟多数为披覆双肩,但也有少数为偏袒右肩,这尊佛像就是其中一例。

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佛陀立像,是犍陀罗艺术成熟期的作品,也是犍陀罗艺术的精品。这尊佛像头后有圆盘形的头光;高鼻梁,深眼窝,微闭的双眼向下垂视,相貌庄严,表情平静。衣褶的处理写实且具希腊化,将衣着的大部分凿去,只留下衣纹突出的部分,透过袈裟,能清晰地看见躯体的曲线。

佛陀左手略下垂并握住衣角,右手上举(已残缺),跣足立于长方形的台座上,台座正面刻有礼拜佛钵的浮雕。

印度新德里国家博物馆

犍陀罗的佛像除了用灰色片岩雕刻之外,还有用灰泥、赤陶等材料制作的。这座用灰泥制作的佛陀头像发式作纵排波纹发,双目低垂,神情安详,艺术家成功把佛陀所特有的内心宁静都表现出来。

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悉达多菩萨原是古印度释迦国的太子,二十九岁时,因感悟人生的老、病、死诸苦而捨弃世俗的尊荣,出家修行。这尊菩萨立像表现的是出家前的悉达多太子,头顶上的狮头冕和摩羯鱼(makara)装饰,表明他是后来的佛陀。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据佛经记载,弥勒菩萨(MaitreyaBodhisattva)将继承现在的佛陀而在未来成佛。随着弥勒信仰的普及,犍陀罗艺术中也出现大量的弥勒菩萨造像。这尊菩萨坐像头戴珠冠、顶挂璎珞、身披帛带,袒胸露右肩,右手结无畏印,左手持表面刻有纹饰的水瓶,一副王公贵族的装扮。

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

早期的佛像和菩萨像上唇有时会留着口髭。这尊弥勒菩萨像头发束成侧环髻,双目微闭,身挂璎珞,珠饰华丽,结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叠掌处悬挂的水瓶则是弥勒菩萨的标识。

图文内容:《图说佛像》

作者:玛欣德尊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