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是一座低调却蕴含着无限能量的城市。大同是北魏帝都,历史遗迹十分丰富,以云冈石窟就是北魏文化代表的之一。它开凿于北魏和平初年(公元年),位于大同市城西16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
云冈石窟群大约有一公里长,主要窟龛座,造像多达5万余尊,雕刻面积1.8万平方米,有的洞窟已经损毁,有的正在修复,游客目前只能参观到一部分洞窟。
昙曜五窟是云岗石窟中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窟群。它位于云冈石窟群的第16到第20窟,五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为了显示北魏皇帝权力的无限,“昙曜五窟”的5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
其中第20窟的大佛因为地震,导致外头岩壁崩塌,成为唯一的一个露天佛像,意外成为云冈石窟最出名的公关大使,昙曜五窟里面的大佛个个都宏伟,身形高大挺拨,高鼻深目,大耳垂肩。
第16窟大佛身上穿着当时的褒衣博带式袈裟,像是打着领带,感觉十分有趣。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当时周总理陪同法国人参观大佛时,打趣地说,你们洋人吃西餐的时候都要穿盛装打领带,看看我们在年前就已经打领带了。
第18窟大佛身上穿着千佛袈裟,衣服上有无数个精雕细琢的小佛,似乎传递工匠虔诚造佛的心意,在岩壁上面的弟子像们虽然只是配角,但他们有的拈花微笑,有的闭目合十聆听,表情生动,看到这些大佛,可能大家会心生疑问,千百年来,工匠们是怎样在岩石上刻造出这些大佛?
导游指着大佛身上的小洞,告诉我们,原来工匠会在岩壁上面先开凿一个小洞,叫作明窗。接着从高处慢慢向下凿,而另一批工匠则从底下向上凿。上下一起同时动工修建的。
据说,云冈石窟刚开始发现的时候是有颜色的,但是因为石头光滑,不易上色,于是人们想到在大佛身上凿洞,将木棍插进洞里,洞外留下一小截,如此再绑上麻绳,完成整座佛像的缠绳,包泥工序后,就会加以彩绘,这些令人疑惑的小洞,就是这么来的。图为第一窟,这个反映的是早期的僧人礼塔,围塔转圈,诵经的场景。
云冈石窟大门处就有一尊昙曜和尚的雕像,据文献记载,云冈第一批石窟是北魏和平年间(公元年至年)由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开凿5个大石窟(第16-20窟),后人称为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群的内容非常丰富,每个石窟都保存有纪年铭刻在石碑上,这对后面了解石窟实在太方便了。导游给指着这幅最早的魏碑体给我们解释道,北魏那时期的古人,要搞点什么大工程,都会在碑文上详细记录下来。像墙上这个魏碑文就说了那年那月那日在什么地方,因为什么原因,需要修建一个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最后落款是一名叫“比丘尼”的尼姑师傅。
往里走,可以看到当时国家层面,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遗迹--古道车辙。我国现在提出的“一带一路”,当时北魏太武帝平定西域后,中西文化交流再掀高潮,大同是丝绸之路的前站,胡汉之间的重要通道,车辙就是唐辽金元以来重要通道的历史见证。
现存云冈规模最大的窟,第三号窟,但最终北魏未能修建完成。这里主要是了解古代开凿石窟的方法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源。
第五、六窟是整个云冈石窟的精华所在。窟前为五间四层木构楼阁。建于清代顺治年间。窟内,有年的石刻连环画,各种雕像都详细地描述了佛国世界与佛陀的生平故事。
根据传说,印度的贵族都是在母亲的腋下诞生的,佛陀曾是王子,自然也是在妈妈的腋下诞生。
图为佛佗九龙灌顶,这里看到,当时还没有完全汉化,所以上面雕画的龙只有八条。
绕到后面,这尊佛像所描述的,是当时主治北魏的孝文帝和冯太后,他们共同处理朝政的一个反映。
云冈石窟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建于中期的石窟,雕像中出现了不少西域的面孔,胡风浓郁。当时佛像的神态也十分有趣,盘地打坐的见多了,绕二郞腿的菩萨是不是第一次见?
整个石窟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飞天,神兽花卉,还有手持各种乐器的伎乐天,绚丽夺目,它们所反映出来的是当时北魏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社会稳定的盛况,也有人说,这些石雕像极一个大型的交响乐演奏团,更有好事者盘点,窟内乐器种类竞然多达48种。
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石窟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艺术的瑰宝,凝聚着中国古代人们的智慧与才能。看到这里,告诉乐玩,你想过去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