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潭古道上香路佛像护佑刻摩崖

京西古村、古道、古寺遍地,最有名的就是潭柘寺、戒坛寺,从京西南的丰台、房山一带去烧香拜佛的,就一定会走芦潭古道,也就是卢沟桥到潭柘寺的路。

芦潭古道最经典的就是从石佛村到戒台寺的这一段。

如今石佛村早已被拆迁,整个山谷都已变成施工工地,但在一侧山崖上还保存着众多佛教摩崖造像,如此大面积的造像在北京可并不多见。

我见过的也只有延庆烧窑峪的道教摩崖造像可比。

如今这里施工,在古道边新起了一条高高的沙石土路,大货往来,尘土飞扬。

躲在山崖一角的石刻颇有些落寞。

曾几何时,每天都会有众多信众,满怀虔诚之心在此礼拜,然后再踏上求佛之路。

下到谷底,有一新修的小巧,桥头有碑上写“石佛桥”。

小桥很短,迈过有一复建的小亭。

对面山崖上,上下左右都刻有摩崖造像。

最下面是一窟立佛,黄袍加身,很明显佛首是新做的。

据说前些年当地村民偶然发现了原有的佛头,已经被收藏在门头沟博物馆。

想看看黄袍下的佛身,掀开肩部时,好几只粗壮的壁虎惊慌四窜,吓人一跳。

看样子它们也得到佛祖庇护,活得很好。

以立佛为中心,摩崖造像分左右两片。

一边有八处,一边有十处。

造像有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地藏菩萨、罗汉、供养人等,佛龛分为圆形、半圆形、拱顶长方型和葫芦形。

其中一佛龛左侧写着“南无阿弥陀佛”,右侧刻有“京都清塔寺比丘成玉造”,意思是说京城清塔寺有一个比丘,法号叫成玉的开造此像。

据考证这清塔寺系明朝天顺初年建成,由明英宗朱祁镇敕封的寺名。

另外还有一处“嘉靖八年十二月”的题刻。

也就是在明朝时期,最少用了七十多年来开凿。

在一处观音菩萨造像左侧还刻了一个仰覆莲石台,石台上有一把壶。

有人考证说是净瓶,但感觉这有“流”有“把”的东西更应该算壶吧,净壶是不是更贴切。

但净壶是不是只有伊斯兰教才用?又或者就是一把茶壶?这观音龛下还有一处无字摩崖碣石,不注意很容易漏掉。

在这观音龛右下还有一龛很突兀的人像,似乎穿着宦官的衣服,他的龛位还侵占了上面两龛的一角,感觉是后来补加的。

也许正是宫里的某位太监捐钱刻的供养人像吧。

我攀着崖壁上上下下,力求能照的更清晰些,但悬崖峭壁,少不了些惊险。

尤其是在最上面一龛释迦牟尼像旁边时,上下垂直,有一处仅容一人的台地。

我想先清理脚下的碎石,结果刚拿起一片石块,赫然看见一条百足乱爬的蜈蚣,居然同一石块下还有一只毒蝎,这两位同是食肉动物的毒虫,咋还大被同眠了呢?虽然打扰了二位,但还好手没碰到它们,不然后果难料啊。

终于下了山崖,忽然看到一片构树,其中几株树上长了一团团的黑木耳,而且已经干透。

这佛像福地的山珍我得带回去尝尝。

到家泡水,发了一小盆。

再来个柴鸡蛋炒木耳,别说,真比超市买的多了些山野味道,一扫而空。

游走小村山野,带你看不一样的京郊文化与自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