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臧斋艺术订于9月19日举行今年度春季拍卖会,9月17日开始预展,地点在台北市富邦国际会议中心。
元明清三代宫廷造像为本场拍卖的一大亮点:
Lot
元代丹萨替寺风格双生橛金刚立像
高度:23.5cm
来源:
伦敦佳士得,/6/19,LotPhilipGoldman旧藏,伦敦美国私人收藏(迄今)出版:OlafCzaja,MedievalRuleinTibet,VolumeII(),Plate.
著录:HimalayanArtResources,no.
丹萨替寺为帕竹噶举派开山祖寺,在格鲁派崛起以前,长期占据西藏一方,并发展出独有的艺术风格。尽管我们不清楚丹萨替寺是否拥有同时期大元帝国设立「梵像提举司」这类管理、铸造佛像的机构,但丹萨替寺造像的工艺造诣完全不逊于元代宫廷造像。
本尊鎏金醇厚,肌肉饱满,雄健有力,装饰华丽,如实反映了丹萨替寺的风格特征。此外,本尊题材罕见,为数十年来唯一可流通的丹萨替风格橛金刚。
Lot
明永乐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大明永乐年施」款
高度:17.8cm
来源:台湾私人收藏,早年购于欧洲
「利玛之源出自中国永乐年间,宫中所造者为第一。」此语出自康熙皇帝朱谕,可以充分说明永宣宫廷造像的崇高地位。
永宣宫廷造像一方面保留尼泊尔风格对于身体比例的掌握:精确、柔美,也引入了汉地的艺术传统,宝钏庄严,装饰华丽无似,衣纹写实细腻,营造多层次的视觉感受,可谓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集大成之作,本尊无量寿佛即是永宣造像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鎏金完好,灿然夺目。再者,本尊为罕见从未曝光的永乐造像,收藏价值更是难得。
Lot
明中期铜漆金文殊菩萨坐像
高度:28.5cm
正统年间以降,伴随昔日活跃的宫廷「佛作」机构的没落,带纪年款的造像变得相当稀少,本尊文殊菩萨尽管没有落款,但明显保留了若干永宣造像的风格,说明本尊的宫廷背景。
Lot
清康熙夹纻绿度母像
夹纻是中国漫长的漆艺传统孕育的高端技艺,带有浓厚的皇家色彩,如承德外八庙、北京雍和宫迄今仍保存不少夹纻造像。本尊绿度母为难得的品项完美夹纻造像,身姿绰约,丰乳细腰,莲台前的两缕飘带、莲瓣样式,皆反映典型的康熙宫廷风格。
Lot
清乾隆铜「药师琉璃光王如来」擦擦模「大清乾隆年制」款
高度:9.7cm
来源:北京市文物商店旧藏
Lot
明铜鎏金释迦牟尼
高度:40cm
探索中国文化本源,发掘高古艺术之美,一直是允臧斋努力呈现的目标,本次拍卖我们也呈现一系列台湾重要私人珍藏高古器物:「清翫雅集」会员旧藏、历30年首度曝光的「恭惠书屋」珍藏古玉,以及首次面世的著名实业家「集琼斋」主人伉俪珍藏高古瓷器。
Lot
夏代/二里头时期镶嵌绿松石青铜兽面纹牌饰
长度:14.6cm
来源:台湾「清翫雅集」会员旧藏
青铜器滥觞于夏代,镶嵌绿松石青铜兽面纹牌饰即是箇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兽面纹样上承良渚、龙山文化,下启商周青铜礼器炫目慑人的兽面纹,藉由松石镶嵌,在平面上营造出多层次的视觉感受,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划时代的一页。
这类牌饰存世的数量非常稀少,不超过20件。学者研究指出,这类牌饰可能作为腕饰使用,可能象征巫师沟通神人的重要礼器。就年代与完整性而言,只有二里头遗址(84VIM11)与Eskenazi旧藏牌饰可与本牌饰相比拟。本牌饰为台湾「清翫雅集」会员多年珍藏,也可能是唯一能够流通的二里头牌饰。
二里头遗址(左)与Eskenazi旧藏(右)牌饰
Lot
春秋青铜变形交龙纹盖鼎
高度:20cm
来源:台湾「蓬莱山房」旧藏
自从周天子蒙难东迁,诸侯离心,「礼崩乐坏」的局面导致了各国艺术风格的「在地化」(Localize)转向,「平盖鼎」便是在此脉络下创生的崭新器型,在春秋中期以后,流行于中原周边的山东、山西地区。
本鼎通体装饰细密的变形交龙纹,平盖上设三个镂空钮,饰回首爬兽,设计别出心裁,可以说是迄今发现最好的一件平盖鼎。
Lot
春秋青铜蟠螭纹簠
长度:33cm
来源:英国JohnSparksLtd
簠得名于宋代,用以指称长方形斗状、器盖同形,可互相扣合的器物。簠的作用是盛放粢粮,出现于西周晚期,后在战国时期逐渐消失。
本器反映春秋时期的典型风格,新郑郑公大墓发现的蟠螭纹簠不论装饰、器形皆与本器相仿,说明二者的年代相当。而本器的年代下限可以参照宋公栾簠,其长高比远低于本器,细密的模组化纹饰也走向几何化,说明年代较晚。
春秋晚期宋公栾簠|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藏
恭惠书屋主人是台湾资深收藏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对高古玉器做有系统性的购藏,一点一滴,凝萃珍藏。今释出部份精美藏品,祈能够透过拍卖来交流、分享中华文化之美。
Lot
西周白玉凤鸟
高度:4.2cm
来源:「恭惠书屋」旧藏
凤鸟纹装饰在西周时期青铜礼器身上非常流行,本件白玉凤鸟身姿与著名的晋侯鸟尊相仿,以玉器圆雕的方式呈现,可能是迄今发现唯一的一件作品,收藏价值不言可喻。
晋侯鸟尊
Lot
商玉戈
长度:19.8cm
Lot
唐陶加彩突厥立俑
高度:37cm
来源:美国西岸私人收藏,购于欧洲
六世纪突厥汗国在北亚兴起之后,便成为隋唐帝国强劲的对手,是丝绸之路上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突厥人长期与粟特胡人杂居、通婚、共同生活,因此深染胡风,而通过粟特人往来中亚、西域的商队,突厥人可以获得丝绸、瓷器、金银器、珠宝、香料等远方的奇珍异宝。这种「粟特化突厥人」或「突厥化粟特人」居住在唐帝国边境,有人从军、也有人经商,著名的安禄山就是突厥与粟特的混血。
唐初高僧玄奘路经中亚的粟特聚落时,称其居民「服毡褐,衣皮氎,裳服褊急」、发型「齐发露顶,或总剪剃」,适与本俑如出一辙。此件陶俑的题材特殊,制作精致细腻,大衣毡袍上的材质纹路写实逼真,脸孔面目朴拙又生动有趣,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意义,实为具备高度收藏价值的唐代珍品。
Lot
唐白瓷狮
高度:11cm
英国PeterBoode旧藏台湾著名实业家「集琼斋」主人伉俪旧藏,购于香港白瓷点彩出现在北朝后期,颇见于隋唐,其使用者非富即贵。相较于狮子,白瓷点彩的兔子常见于海外博物馆收藏,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即藏有一只白瓷点彩兔形镇纸,纽约佳士得在去年亦轰动地以40万美金成交价拍出一只Alsdorf伉俪收藏的白瓷兔残件,说明隋唐时期的小型白瓷动物雕塑开始受到海内外藏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