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博展讯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览明起对

“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览展品(摄影/余秋雨)

由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览将于明日亮相,此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的佛造像藏品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对公众展出,位于国博北19展厅。

展览围绕“溯源”与“发展”的主线进行展出。“溯源”主要展示古印度地区的佛造像,引领观众了解佛造像发源地的造像艺术;“发展”由“汉传佛造像”和“藏传佛造像”两个并列部分组成,以展示佛造像在中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特色。

与之前国家博物馆举办的同主题专题展览相比,此次展览重新设计了展陈形式,增加近件展品和辅助说明,彰显国家博物馆在佛造像藏品方面的优势。在展陈设计上,采用了在龛柜内单独嵌灯照明的方式,视觉效果更好,清楚地展现了展品细节。将原先外露的部分展品纳入展柜,提升了展品安全系数。首次以造像墙的形式集中展示藏传佛教文物,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在展品内容上,大量增加藏传佛造像,突出馆藏特色。增加“中国主要石窟寺示意图”和部分展品说明,让观众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全貌。

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中,佛造像是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体现了中国古代雕塑技艺与精神信仰的高度融合。伴随着佛教传播,在华夏文明的浸润下,中国佛造像逐渐发展成为包含中国文化艺术内涵,同时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的艺术瑰宝。从文明交流史上看,在佛教东渐二千年的历程中,佛像是文明交流的有力物证,是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的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中国古代佛造像”展览,力图通过件藏品勾勒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发展历程,系统地呈现不同地域佛造像的精彩造型和丰富内涵,彰显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开放包容和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佛造像”专题展览展品(摄影/范立)

第一单元西来梵像—古印度地区佛造像

斯瓦特地区造像克什米尔地区造像东北印度地区造像尼泊尔地区造像

第二单元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

泥塑造像石雕造像木雕造像陶瓷造像冶铸造像

第三单元汉藏交融——藏传佛造像

宫廷造像地域造像祖师造像

第一单元“西来梵像——古印度地区佛造像”,展品按制作地域分为斯瓦特、克什米尔、东北印度和尼泊尔四组,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是国家博物馆的特色藏品。

第二单元“神采华韵——汉传佛造像”,展品按质地分为泥塑、石雕、木雕、陶瓷和冶铸五组,通过各个时代典型材质的造像,以点带面基本勾勒出汉传佛教造像发展的脉络和时代特征。该部分主要围绕馆藏重点展品——云冈的北魏佛像、天龙山的唐代菩萨像、宋代木雕菩萨像和明代“石叟”款铜观音菩萨像等展开。展品数量不多,但体量较大,颇有气势。每一组均采用重点展示和群组展示相结合的方式:泥塑造像以新疆出土佛像和馆藏善业泥佛像为主,展示北朝至唐代佛造像造型转折期的面貌;石刻造像以曲阳、云冈、天龙山、四川万佛寺天王像为主,将北朝至唐代这个历史时期南北两个造像体系大致表现出来;木雕造像则集中展示宋至明不同时期的菩萨像,展示出木雕造像精湛的雕刻技艺与独特的审美观念;明清时期,陶瓷与冶铸高度发展,龙泉窑文殊菩萨像体现出中国陶瓷工艺在佛造像上的应用,铁铸佛像与“石叟”款观音菩萨像凸显出铸与雕的鬼斧神工。通过展出不同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材质、不同题材的汉传佛造像,力求将汉传佛教造像的本地化特征充分表现出来。

第三单元“汉藏交融——藏传佛教造像”,分为宫廷造像、地域造像和祖师造像三组。宫廷造像主要展示明永乐、宣德及清康熙、乾隆时期宫廷制作的佛像,突显精致之美;地域造像展示西藏、内地、蒙古等不同风格的造像,突出藏传佛教造像的融合之风;祖师造像则是藏传佛教高僧的肖像,相当于藏传佛教史的人物传记,以写实性为主。这些佛造像精品,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成就的一角,凸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非凡历程。

(本文配图摄影除特别署名外均为余秋雨)

展览海报(设计/蔡博洋)

专题展览

中国古代佛造像

展期

长期展出

地点

国家博物馆北19展厅

票务

免费对公众展出

(更多展览详情以国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