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恭美旷古石雕看云冈游记

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长时间 https://m.39.net/disease/a_g3vai5u.html
我们今天去大同,游览我国四大石窟艺术之一的云冈石窟。按惯例,快到大同时,导游又开始介绍大同了:“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大同盆地的中心、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实为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且扼晋、冀、内蒙之咽喉要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有北方锁钥之称。大同的水养人,大同的水特别养女人,自古以来,大同就是出美女的地方。历史上先后曾出现过25位皇后,9位皇妃。究其原因,可能一是北魏建都大同后,皇帝把全国各地的美女征集来到了大同,二是历史上多民族混居混血的缘故。现在的美女,很多是古代美女的后代,大同被称为凤凰城、美女城。到时候,请不要只顾看美女,跟丢了队伍啊!”说到大同美女,使我记起了一位家是大同的学生。她叫邓金娟,是级英语系的,个子高挑,身材匀称,明眸皓齿,丰润标致,实实在在的大同美女。记得我教她们的《教育学》课程时,每次上课她到得最早,一两百人的大教室,她总是坐到第一排正中间。上课中,总是专心致志,认真听讲做笔记。面对着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直直地瞪着我,我生怕讲得不好,有负了她们的期望。下课时,她时常走到我跟前,不是提问题,就是探讨学习生活,人生哲理。有次我听说她是大同的,就问她云岗石窟怎么样。她如数家珍,滔滔不绝,从云冈石窟说到龙门石窟,并把两者进行了比较。说龙门石窟雕刻粗犷豪放,云冈石窟雕刻精致细腻,是时代不同导致的。想不到她竟如此做事认真,性格开朗,知识丰富,谈吐不俗,含蓄而不张扬,温润而不做作。这个邓金娟呦,真使我对大同美女刮目相看。不知不觉,过了大同,到达了云冈石窟。售票大厅里,正中间圆形的莲花座上,站立着四个高大的佛像。四个佛像面向四个方向,手势不同,表情各异,金光闪闪,很是耀眼。看着四个佛像,我也说不出它们都是些什么佛。这别具一格的布置,是特意要把我们带到历史的深处,带到一个声名远播的石雕胜地。从售票厅的入口穿过,就是一条长长的石板路,路两旁竖着两排高高的方形石柱,石柱都是被驼在大石象上的,柱子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石龛与佛像。这些柱子,也是金色的,不知是贴了金箔,还是涂了金粉,反正是使这里成了一条金色的路。走过去,更是立着一棵长满金色枝条,挂满金色叶子的树,真使你满目灿然,心花怒放。这不是一条一般的神路吧,应该是当今人们的主观布置。是为了说明这是一条通往神奇世界的路,还是为了说明云冈石窟是一个金色的旅游景点,我不敢妄加臆测。石窟的大门到了。两只蹲守了千年的石狮,带着满身的灰色,露出一脸永远也改不了的威严。上几个台阶,穿过上有阁楼的大门,迎面就是一堵高高的很宽的悬崖峭壁,中间竖着几间四层的门楼,宏伟壮观,两边石崖上布满了无数石窟,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云冈石窟了。导游说,云冈石窟原名武州(周)山石窟寺,明代改称云冈石窟。作为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时期的大型石窟寺文化遗存,是从北魏文成帝复法启开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间终结,大致历经了近70年之久。石窟艺术内容丰富,雕饰精美,是当时统治北中国的北魏皇室集中全国技艺和人力、物力所雕凿,是由一代代、一批批的能工巧匠创造出的一座佛国圣殿。它以壮丽的典型皇家风范造像,而异于其他早期石窟,展现的佛教文化艺术涉及到历史、建筑、音乐等多方面内容。它是东方石雕艺术的精魂,也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亦代表着公元5-6世纪佛教艺术的最高成就,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个,雕刻面积达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多个,大小造像余尊。跟着导游,我们看了几个主要的石窟。第三窟,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佛像,最大的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第五窟和第六窟,为一组双窟。位于崖壁正中间,前面有我们进门所看到的四层门楼。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顶部刻有浮雕飞天,线条优美。第六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四面大龛,南面雕坐佛像,据说那大佛腿上,可以坐余人,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第十窟,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有乐伎石雕群,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瞩目。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与乐伎石雕群,有着明显的波斯色彩。第二十窟,是施禅定印的佛坐像。这是云冈石窟最有名的大佛,结跏跌坐,俗称露天大佛。因为某次地震,前壁和窟顶在辽代以前就已崩塌,本来藏在洞窟内的主尊像完全暴露在外面。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也就是教科书上,我们经常见到的云冈石窟大佛。尽管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和许许多多的地壳运动,但是大佛依旧栩栩如生,气宇轩昂。尤其是那垂肩的大耳朵,和那两只被嵌进珠宝而闪闪发亮的眼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余下的石窟,导游要我们自己去看了。这样也好,跟着导游听得多看得少,不跟导游就可以多看一下,看仔细一点。于是,我们去看了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首罗天的第八窟;看了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的第十五窟;看了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的第十八窟等。走出石窟,静下心来,禁不住思绪万千。这些佛像,或许都是北魏皇帝形象及生活的缩影。因为高大,所以必须与它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观,才能看清楚他的全貌;端详,才能窥探出他的实质。或许,就在这样的远观与端详中,似乎看到了北魏皇室在风雨岁月中,支持佛教,推广佛教的每一个日子。战乱的局面,不定的生活,许多人都在迷惘中寻找寄托,寄托自己曾经的信仰。从这些佛像中,也可看出远古的帝王,希望佛教的传播,具有很大的力量。那高高的佛像,慈祥的面容,期待的目光,身披袈裟似的胡服,力图扭动乾坤的手势,在你的心里,会雕刻下永久的记忆。从露天的释迦坐佛往前走,就是一千多米长的礼佛大道。这又是一项现代人修的配套工程,是为了与那条金色的神道相对应吧。两边的苍松翠柏,两长溜黑色的圆尖形的镂空器皿,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使大道显得幽雅肃穆,庄严神圣。夕阳西下,霞光万里。回望长长的武州山崖,更加巍峨挺拔,崖壁上密密麻麻的石窟,更加打眼壮观。那是古人睁开的一只只眼睛吧,永远注视着人间的时序更新,朝代更替;大地的风云变幻,日新月异。那是古人不朽的一颗颗心灵吧,永远聆听着后人的震天号音,铿锵脚步;子孙的欢声笑语,振兴佳音。在离开云冈石窟,离开大同返回太原的路上,满足的心里也有一丝遗憾。遗憾的是,北魏曾经的都城是什么样,没来得及去看看,应该还有许多遗迹,值得一看。还有导游说的大同美女,好像也没有看到,要是能换个大同的女导游,或者有那里的石窟讲解员,或许就能一睹大同美女的风采。作者简介:易恭美,湖南邵阳人,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年入邵阳地区作家协会,年入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年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出版有《横笛轻轻吹》等文学作品集多部、《硬笔书法教程》等教学专著多部,多次获文学比赛奖。其传略与成果被收录于《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散文诗作家辞典》等多部大型辞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