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州歙县新州石塔

新州石塔是俗名,此塔大名是大圣菩萨宝塔。现在歙县二中里面,走进校园,看到新州石塔,比想象中的好多了。之前有人说“二中那堆石头”,因此对它不以为然了。现在看到一座完整的古塔,全石仿木楼阁式结构。志载,新州石塔位于县城北郊,原为新州古塔庵大圣菩萨宝塔,今称新州石塔,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全部以石凿砌。塔八角形平面,三层,下有基座,上置塔刹,高4.6米,底层边长55厘米。塔边文保碑背面文字介绍:新州石塔建于南宋建炎三年(年),名“大圣菩萨宝塔”,原为“求子嗣之用”,亦有“镇魔驱妖”之说。塔以麻石凿砌而成,棱形挑檐,八角形平面。高4.6米,底面边长0.55米。现存三层,下有台基,上置塔刹。一层设香火窟,二层左右镌斗大“佛”字。正面刻有南宋建炎建塔和明嘉靖年间重修之铭记。三层八面均刻有如来神位等字样。新州石塔的历史因袭,在民国《歙县志·寺观》中有记载:“古塔庵在大北门外三里许之新州,有塔一座。建于宋建炎三年,庵因是以为名。至明时,村人叶永茂、叶节斋相继重修。嘉靖二十三年叶晴又修之,并勒石记其事,与宋建炎三年刻石皆嵌于塔壁。今庵圮,塔及两石刻尚存。”民国年间,古塔庵已经倾圮不存,仅剩石塔。如今,塔上铭文早已漫漶不清,无法辨认。叶为铭《歙县金石志》记载了新州石塔的铭文,为我们今天求证新州石塔建造年代和维修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证据。

宋建大圣菩萨宝塔碑记

南瞻部洲大宋国江南东道徽州歙□□平辽乡乐平里永平社居住奉□□斋弟子□明□弟□朝熙上奉母亲程氏二娘、妻室鲍氏二娘阖家眷等同发虔心,抽舍净财,命工建造新州大圣菩萨宝塔一座,并圣相周圆所筑。□□求乞后嗣,接续祖宗,早赐感应,愿□□□□。时建炎三年岁次己酉九月□□□□立谨记。

劝缘人吴诚

□□务扫洒道者亢法会

匠人江周刊

这是宋代建塔时的碑记,说明建此塔的初心是为了求子嗣。建造年代建炎三年,是南宋塔。四百一十六年后,嘉靖二十三年(年)叶晴撰写了一份碑铭:

《重修大圣菩萨宝塔碑记》

古塔庵创于宋建炎己酉,迄今四百一十六年。自吾高祖绣衣永茂公迁居新州,恐人侵毁,用价收庵基地税,以存古迹。后吾祖节斋公继承先志,用土圈墙,不时修理。今经岁久,庙宇朽伤,圣像剥落。嘉靖戊戌,辛丑,晴用赀修理二次,祈求子嗣,告许有子之日一概重新。今神感应,果得子嗣,敬选吉辰,彩装圣像,鼎新庙宇,祈保男女团圆,永承宗嗣。其圣像腹内原有小册,具载起造、装修姓名、年月。于吾绣衣祖续记一篇,仍存其内。册载:“原有惠岸禅师一尊,目叉使者一尊,失去数次。”晴亦重装以备旧额。兹书以告后人,留心整理,福有攸归。

大明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正月三日直隶徽州府歙县德政乡

清平里靖舆宗义社信士叶晴谨记

这是明代嘉靖年间重修此塔的碑记,介绍了重修经过。此塔初建以及后续修建,都是为了延续家族子嗣香火。叶为铭,字品三,号叶舟,祖籍徽州歙县人,居住在浙江杭州,为西冷印社创始人。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通金石考据。著有《歙县金石志》十四卷,弥补了历代歙县志金石不列条目的缺憾。他在《歙县金石志》中记载了新州石塔:“宣和三年五月二十四日诏改歙州为徽州,徙州治于溪北新城。四年,洪水为患,诏知州事庐宗原,迁回旧城,其地遂为桑野。阙后,民居渐集,自成村落,仍以新州名之。明洪武初,改州为府,名曰兴安。旋称徽州府,以歙为首邑。民国鼎革,废府留县。此州郡之沿革、村名之因袭也。吾四世祖义公于明永乐七年,由郡城北门附郭,迁居新州。而辟地建置,则自五世祖蓁公通籍后,经营之宅左立庙,即今之宗祠也。祠左尚存古塔,刊有宋建炎三年建筑记,又有明嘉靖二十三年九世祖晴春公修葺记。叙述源流,明晰无遗。悠关故乡文献,吾族历史。故予于今秋,命门下士吴福生赴歙椎拓石刻,并摄塔影,以备续修邑志、家乘采辑也。叶为铭谨识。”这段文字记载了徽州府城城址的沿革、叶氏家族迁徙史、两方碑刻椎拓经过。可惜没有见到过吴福生拍摄的新州石塔老照片。叶为铭记载“此塔在徽州郡城北门外三里,歙县新州村总管庙北,叶氏宗祠旁。”新州石塔距今年。期间,沧海桑田。古塔庵没有了,叶氏宗祠没有了,总管庙没有了,旧址成为歙县二中了。新州村成为新州社区了。年,新州石塔列为安徽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劫难能够保存下来,实属万幸。新州石塔是现黄山市境内著名的“宋三塔”之一,另外两塔是歙县西干山长庆寺塔、祁门县塔下村伟溪塔。

附注:歙县博物馆王红春对本文有贡献,在此鸣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