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带来的风化磨损,并没有泯灭安岳石刻的美丽
“上承敦煌,下启大足”的安岳石刻,虽然处于两种艺术风格的过渡期,但却有早期石窟不能替代,晚期石窟不能超越的地位。它是饱含感情的造物,既展示了信仰,又散发着崇高而优雅的人文气息,可以说是一座连接艺术、世俗与信仰的桥梁。
安岳石刻大致位置
安岳石刻以卧佛院、毗卢洞、千佛寨、圆觉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玄妙观、木门寺九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造像有“古、多、精、美、特”的特点,让小探君和大家先从安岳石刻的东线(毗卢洞—华严洞—茗山寺—孔雀洞)出发,一起去看看吧!
安岳石刻北线及东线(玄妙观也在北线中)
01
毗卢洞
毗卢洞其实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洞,而是祝融、紫盖、喜阳、金简诸峰夹抱的一个狭长谷地,因为它的形状很像洞窟,所以才叫它“洞”。
毗卢遮那佛像局部明首都博物馆藏
所谓“毗卢”,是由“毗卢遮那佛”的佛讳而来的。明朝万历年间,无碍和尚见到山间佛光映照,他觉得这是佛祖给自己的启示,从而在这里建造清凉寺来供奉毗卢遮那佛。在毗卢洞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东方维纳斯”紫竹观音,以及柳本尊十炼图。
紫竹观音
毗卢洞内的紫竹观音是全国罕见的宋代石刻精品,被著名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称为"东方维纳斯"。造像高三米,雕刻在长、宽约十米的石壁上,呈半镂空状,因背靠紫竹而俗称紫竹观音。
观音堂中的紫竹观音,远看柔美之相尽显
整座石刻线条流畅,观音的脸庞、身体柔美中又有一些英气之相,象征着观音不同的法相。细腻圆润的雕刻技法主要突出的是柔美的特点,这就很好地代表了安岳石刻在宋代精致优雅文人风格和世俗化的倾向。
紫竹观音整体
除了宝相和身体之外,装饰品,衣纹、缨珞等也刻画得十分细腻生动。既舒展又婉约,同时可以看得出色彩十分明快,搭配得当,视觉效果非常好,同时对欣赏者而言冲击力也十分强大。
据说这尊观音脸上有众生之相,左看是女相,右看是男相。正如佛家所言的“无我无相”,凡世种种因果,皆因凡人与“相”之间的矛盾,而如果能抛却“相”的烦忧,修习也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看到众生相了吗?
宋代以前的造像,实际上色彩要内敛得多,那么为什么到了宋代,色彩对比就变得强烈了呢?首先,这实际上是佛教世俗化的体现,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石刻艺术更加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其次,搭配得当的色彩又能够反映出宋代精致优雅的美学风尚。
观音的宝相与身体
除了色彩之外,紫竹观音的坐姿更增添了其神韵。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放在膝盖,五指自然下垂;左脚悬于莲台,轻踏莲蕊,右腿弯曲上翘,轻点莲叶。所以又俗称为“翘脚观音”。
看这潇洒的坐姿
紫竹观音就像就是一位丰姿绰约、温柔潇洒的妙龄女郎。它既具少女的妩媚,又具女神的庄严,世俗风味和审美情趣并存,所以又将其称为“风流观音”。
柳本尊十炼图
柳本尊十炼图窟是在毗卢洞龛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窟。它是四川密宗第五代祖师柳本尊的修行图,建于北宋,十炼图以主尊毗卢遮那佛为中心分为上下两层,依次排列。
柳本尊十炼图窟全景
看到这里,您可能会疑惑,这个柳本尊,是何许人也?柳本尊是唐宣宗大中九年生于嘉州(四川乐山)的一位“神人”。
古代名人出生都会“天生异象”,柳本尊也不例外。相传州城北有一棵柳树生了瘿,时间长了,瘿破了,竟然从里面钻出了一个孩子!这孩子被当地的官员收养,长大后聪慧过人,出落得相当好。
树身上麻麻赖赖的就是所谓的“瘿”
后来这孩子专门修习《大轮》五部咒,他身上连续发生了几件神异的事,民间认为他是毗卢佛“化身”,所以尊称他为“柳本尊”。
而这所谓的“十炼”,其实指的是“炼指图、立雪图、炼踝图、剜眼图、割耳图、炼心图、炼顶图、舍臂图、炼阴图、炼膝图”每一“炼”图都有佛或是菩萨在旁作证,另有文字说明。
主尊卢舍那佛
主尊是真正的毗卢遮那佛,全高4.5米,身高3米,结跏趺坐于金刚力士莲花座上,头戴镂空雕花宝冠,螺髻外露,身着袒胸袈裟,双手于胸前作智拳印,面目丰满圆润,慈目善眉,大有佛祖风度。
剜眼图,右下角的小吏看起来被吓得够呛
形象与神态达到高度统一,使人感觉仿佛游走于佛的世界。十炼图的第四炼为“剜眼”,“本尊结跏趺坐,头略向左,右手持戒刀剜右眼,左手托方巾作接眼状,右手下方有一捧长方盘的小吏仰望柳本尊。
柳本尊剜眼时神态安详,小吏则神态惶恐。柳本尊身上的“佛性”和小吏身上的“人性”,形成了既割裂又统一的视觉效果。
炼心图
让我们向后退,再后退几步。从整体来看,整个造像背景的静与丰富造像的动相对比。主像的静和十炼图的动相结合。作证的佛与菩萨的静与每一炼图的动相结合;每一图的主角柳本尊的静与抬其台座力士的动相结合;主佛与侧壁站立的力士相结合。
力士像
整窟中各造像动静虽然互相矛盾,却又能达到奇异的统一,宛如一出神秘而艳丽的帕诺拉马式奇境。
割耳图
02
华严洞
华严洞石窟在石羊镇箱盖山悬崖峭壁上,凿有大小两洞,大洞叫华严洞,开凿于宋代;小洞位于华严洞右侧,叫大般若洞,同样开凿于宋代,为三教合一的大型石窟造像遗址。
华严三圣
华严洞,顾名思义,最值得看的当然是这里的华严三圣啦!华严三圣像在正壁,足足高5.2米。毗卢遮那佛在中间,左右分别是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
华严三圣像
毗卢遮那佛在最中间,右手边是乘青狮的文殊菩萨,而左手边则是乘六牙白象的普贤菩萨,华严三圣均坐于莲花宝座上,毗卢遮那佛的莲花宝座下有狮子座,座中刻有多只似乎是狮子的瑞兽,同样在二菩萨所乘的坐骑下也有花草一类的添饰。
普贤菩萨,可以看到坐骑是象
另外,根据更早些年的学者的观察,佛的后壁还有文字信息,即“一切惟心造,应观法界性。三世一切佛,若久(欲)了(知)”。
文殊菩萨,可以看到坐骑是狮子
毗卢遮那佛
除了华严三圣主像之外,洞窟左右两侧各有五尊菩萨造像,这十尊菩萨的服装严饰大致相同,但身姿各异,手中所持物各个有别,容貌类似中年女子的形象,十分慈祥和蔼。
这样的菩萨造像让人没来由地感到一种静谧,就像身处无风之地,却有阵阵梵音自天外传来。
两侧菩萨像
值得注意的是,各菩萨所顶戴的宝冠中的座佛也各有特色,最为特别的是毗卢遮那佛的宝冠中,立着一个咱们刚刚看过的人物形象,头戴方巾,盘脚而坐,右手立指竖于胸前,而不见其左手,只见长袖搭于腿上,这个形象极少在佛教美术的案例中出现,您猜出来了吗?这其实就是柳本尊啊!
毗卢遮那佛的宝冠
其他造像的宝冠,可以看到造型各异
大般若洞
安岳石刻的造像分布和它的邻居大足石刻一样,有着强烈的三教合一特点。其中要数“大般若洞”的造像特点最为显著。
洞窟整体
洞窟的正壁,雕凿着高2.3米的释迦牟尼佛像,佛头就挨着洞顶,结迦趺坐于仰莲座上,双手结禅定印,座下有供奉石台并接地,突出了其主体地位。
主尊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佛的两侧有对称的刻像,共分三层,上层左右分别刻药师佛、阿弥陀佛、十大弟子像;中层左右龛中分别刻老子坐像和孔子坐像。
左老子,右孔子(红圈处)
如果说大般若洞儒释道三教合一造像值得考察与解析,那么,其洞顶中部圆形图案中所刻的一个直径约两米的“人人”字,就是一个玄妙的千古迷团了。
曾有学者认为,根据大般若洞造像的内容和主题来看,这个“人人”字应该与佛教有直接关系,而般若即智慧之意,意为通过智慧可以到达涅槃之彼岸,而“佛”字恰好能表现这一主题思想,所以这个“人人”字应为“佛”字。
颠倒双人字
此外,还有学者认为这是“化”字,而或是太极图,但直到现在,这个字还是没有令人信服的注音和释义。因此,“两个人字颠倒颠,认到了你就是活神仙”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既是笑传,也是谜题。
03
茗山寺和孔雀洞
茗山寺
茗山寺,创于唐元和年间而盛于北宋,现存造像多为北宋时期所刻,绝大部分保存完好,气势宏伟。
文殊、普贤立像
这里的造像最显著的特征就应该是“时间”了。因为此处的造像大多是摩崖造像,不像之前在洞窟中的佛像,这里的造像受到风化磨损的程度十分严重,以至于出现了风化纹路。这是磨损的具象化,同时也是“风”的形状。
下面这尊毗卢遮那佛佛像就是风化特征比较严重的一尊。它脸形丰圆,眉眼平直,鼻部略有残毁,头有螺髻,身姿顾长,衣纹流畅,佛身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裙,双手结智拳印。
整体造型简洁明快,头戴高宝冠,这也是它最复杂也最精彩的地方,冠正中为趺坐的同样也是柳本尊,柳本尊头戴居士巾,盘腿而坐,头部有重轮头光,身着人字领对襟衫,为居士装束,右手持念珠,从其身后冒出两道毫光向宝冠的左右边上飘向龛顶。
毗卢遮那佛立像
如果说毗卢遮那佛是因时间的雕凿而格外特别,下面这尊文殊师利菩萨像的特别之处在于力学与美学的结合了。
文殊师利菩萨身着垂领式袈裟,右肩上搭披肩,内着糯裙,胸饰短璎珞,共两道;右手置于胸腹间,一条丝带缠绕右臂滑向地面,左臂伸出体外1.15米托经书,但已于年夏初的一次暴雨中坠毁,小臂上垂下的袈裟支撑了近千斤的重量,历数百年而不坠下,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
文殊师利菩萨立像
孔雀洞
“孔雀洞”在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双龙街乡孔雀村孔雀寺岩壁间,和茗山寺景区相邻。
孔雀洞石窟主尊——佛母孔雀明王头戴化佛冠,结跏趺坐于孔雀背上。四臂,左边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持吉祥果;右边第一手举于胸前,手指已残。
孔雀明王
孔雀明王像细节
孔雀背驼八叶莲华,张开双翅作欲飞状,抬头昂首恰是东南方。左右两边侍立两天王,后壁墙上左右雕饰供养天人,文武都有,拱手站立。后壁右上方为三头六臂阿修罗大战帝释天,四天王一举巨石,一持长枪,一弯弓射箭,其后还有一人扛战旗,旗已半毁。
这孔雀坐骑眼睛里有点“睿智”的光芒
帝释天大战阿修罗雕刻局部
孔雀洞之后有一清代建筑群——三清殿。著名的晚唐经目石塔就坐落于院内。石塔造型高台基单檐式经目石塔,高12米,分八方三层,每层各有亮柱八根,柱分八面,有六面各刻一佛经经名,计有亮柱二十四根,共刻佛经名一百四十四部,字迹古朴,书法流畅。
塔身四方各层上壁,浮雕结跌坐小佛像一尊,共计二十四尊。石塔古朴庄严,雄伟挺拔,保存十分完好。
晚唐经目石塔
北线详解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04
结语
这世界一刻不停地飞快向前奔跑着。钢铁的城市和冷硬的道路上,人们行色匆匆地走过,不愿意停留。不过在这里,与佛像对视的那一瞬,千年历史的洪流倾泄而下,人们在此驻足,在佛眼中看到了久违的安静。天地无声,只有一丝清冽的柠檬香萦绕鼻尖,转瞬即逝。
文章制作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