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一个老和尚死后肉身不坏,这种罕见的景象,令一座山峰的命运得以改变。从此以后,又先后诞生了10多尊肉身菩萨,这是怎样的法门?成就了他们的肉身不坏,也为这座大山中的地藏信仰加入了新的内容,就是汉传佛教独有的“地狱信仰”体系。
那么,是地藏信仰造就了如今的九华山?还是九华山成就了如今的地藏信仰?
大家还记得以前,小编曾向大家介绍过九华山的开山鼻祖金乔觉的故事。不过九华山自从金乔觉法师以来,一共又出现15尊入灭以后,肉身不朽、不腐的肉身菩萨(肉身舍利)。因此,九华山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有个很重要的地位,就是它有特别多的肉身菩萨。
那么,说到这种证得肉身舍利(菩萨),当然很多人会说,这太神奇了,这会不会有一些什么奇怪的小伎俩在里头?还是说有什么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呢?
首先,我们从头想想舍利的概念,因为今天,一般的中国人讲舍利,常常就会混淆了一些其它的东西。比如说:舍利子,其在佛经里面意指为佛弟子。但是,我们所讲的舍利子,是一些大德高僧或一些集大成之人,遗体火葬以后,骨灰里会出现白色结晶体,这种晶体就叫做“舍利子”。
那我们所说的舍利,到底是什么呢?
最广义的角度来讲,任何人的遗体火化之后,骨灰里面化不去的东西,都可以叫舍利。比如说:有时是指甲,有时是头发,有时是骨头等等。当然,舍利这个词,本身来自梵文的Sarira,就是指遗体火葬以后留下的遗骨,这种遗骨也被称作“舍利”。
但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舍利,被划分成很多、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说:我们目前现世人间的佛牙、佛指、佛顶骨,这些所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圆寂遗体火葬以后,化不去的一些遗骨部分,我们就可以称其为“佛舍利”。
另外,有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常见的舍利子,则是有些人遗体火化之后,结出来的一种白色的晶体状的遗物。当然,还有一种舍利更加的神奇,就是一个人死后整个身体大致保存得相当完好,他们不腐不烂。就在圆缸之中盘坐在那了,这就叫做“肉身舍利”。
如今的九华山,依然保有着一种原始的丧葬习俗,俗称“坐缸。就是出家人往生后,人们将其坐放在一个特制的陶缸里面,然后在尸体周边填加木炭、草木、石灰粉等材料。最后,密封放于室外保存7天。7天之后,有人把坐缸低下的小孔掏开,点燃缸内的木炭和柴草,把缸里尸体火葬。
但是,也存在极少数的出家人并没有按程序执行火化,而是他们的陶缸持续保存下去。等到3年以后,打开陶缸的时候,就曾发生过这样的奇异现象,缸中的和尚竟然面部如生,不坏肉身。所以,这些人就是被后世的人们膜拜顶礼的“肉身菩萨”。
公元年,九华山的开山祖师金乔觉,圆寂坐缸3年以后,其肉身不坏,于是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化身。此后,九华山又诞生了多尊肉身菩萨。明朝以后,金乔觉的肉身被埋入地宫,世人不再得见。但在九华山的百岁宫里,仍然可以见到一尊明朝的无瑕法师的肉身。
相传,明朝崇祯年间,九华山来了一位大德高僧,并在这里依洞而居。当这一位高僧圆寂的时候,享年岁。当时崇祯皇帝认为这是活菩萨转世,所以特别为这位高僧题写了四个大字,叫做“应身菩萨”。另外,关于这个题字还有一段不可思议的典故。
说这一位被崇祯皇帝誉为“应身菩萨”的百岁高僧,就是海玉和尚。海玉,自无瑕,北京宛平县卢沟桥人士,24岁在五台山出家。2年之后,他因仰慕金地藏菩度众生的宏伟大愿,便从五台山步行7个月来到九华山。当时九华山没有供人修行之所,于是,无暇和尚在一个山洞中修行年。
现如今,就在九华山的百岁宫寺庙后院的地底下,我们仍可看到一个面积不大的山洞,相传这便是当年无暇法师禅修之地。据史料记载,这位老和尚在这里,修行的年期间中,他除了禅定、阅经以外,他还完成了一项巨大的震撼人心的工程。
据传说,老和尚在九华山洞中修行的艰苦悠长的岁月里,他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拿一把小刀将自己的舌头割破,再用舌头上的鲜血拌朱砂、金粉以及一种剧毒叫银珠的中药材,当作墨抄写一部叫做《华严经》的佛法经典。
直到明朝天启3年,已经岁的无暇老和尚,最终完成了用舌血抄写整部经卷的大愿。于是,他便封死洞口,安静地踏上往生之路。3年后弟子探视,才发现他已在洞中坐化,成就了真身。明崇祯皇帝得到池州奏报,亲自批阅法师事迹,感到不可思议。于是,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
读过中国文学史的人大概都还记得,我们的大文豪韩愈曾有一篇文章,叫做《谏迎佛骨表》。他的这篇文章,就是要奉劝当时的皇帝唐宪宗,少干那些礼迎佛骨舍利的事情,说这种事情劳民伤财,更重要的是他认为这完全是一种迷信,他甚至建议把佛骨再烧一遍或者磨成灰丢到水里,以免祸害子孙。
果然,几十年后就发生了“会昌法难”。然后,就好像真的如韩愈所说的事情一样,被后来的皇帝给实现了。但是,我们今天再回看韩愈的《谏迎佛骨表》,你固然会觉得里面的言辞太过激烈,尤其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讲,觉得他真的是辱佛、毁佛,行为过于偏激。
但是,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因素,应该值得今天的我们警醒,就是说,如果我们就算是一个佛教徒,对于舍利的崇拜,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本来佛教是一个不应该崇拜偶像的宗教,假如我们把舍利当成一种神袛以及过度地崇拜它的时候,也许就会失去了佛学的本函和本意。
因为,按照佛教文化的角度来讲,这些所谓的舍利,它其实真不是一件有那么了不起、那么特别的事情。所谓的要成就肉身舍利,不应该是一个出家人的发愿目标,而是他达到一定修行境界之后的必然结果。
我们更不应该从一个出家人,在往生以后,是不是有舍利子留下,特别是不是化身为”肉身舍利“,来衡量一个出家人的成就。在这里小编特别想起,已故的台湾大师圣严法师,小编觉得他留给弟子们的教训特别好,说他的身体火化之后,不许大家去捡舍利子,怕大家走上过度崇拜舍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