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畫是印度佛教繪畫藝術與中國繪畫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其內容包括非情節性的(如佛、菩薩、羅漢等)和情節性的(如佛傳故事、經變故事等)兩類。佛畫於漢代傳入中國,晋袁宏《後漢紀》說:“初,明帝夢見金人,……於是遣俠天竺,而問其道術,遂於中國而圖其形像焉。”《魏書·釋老志》記載更為具體:“自洛中構白馬寺,盛飾佛圖,畫迹甚妙,為四管道。”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寺院,寺中所作壁畫,當是中國最早的佛畫。據史載,漢代蔡愔、康僧會等人均從西域帶回佛像畫本。畫家曹不興最早接受這種來自西域的佛畫的影響,堪稱中國佛畫的始祖。西晋畫師衛協亦擅此道,他是曹不興的學生,其畫精工細密與粗獷簡略兼有。東晉顧愷之進一步發展衛協的技法,講求形神兼備,他首創《維摩詰像》“有清贏示病之容,隱幾忘言之狀。”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水准。與顧愷之同時代的戴逵,雖不是專業畫家,但其佛畫在南北朝卻很有名氣,他善於將民族風格和個人生活感受融於佛畫之中,其所作瓦宮寺大殿外文殊壁畫頗有影響。東晉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建築龕堂,請畫師用淡彩圖寫佛形,“色凝積雪,望似煙霧,暉相炳娘,若隱而顯,”不失為早期佛畫之傑作。南北朝時期,佛教大興,寺院繪畫之風盛極一時。劉宋陸探微的天寧寺惠明板像、靈基寺瑾統像,一時稱妙。北齊曹仲達,來自中亞曹國,其早期繪畫,西域風格甚濃。後久居中原,吸收中國傳統技法,創立“曹家樣”,為唐代盛行的四大式樣之一。特點是“其體稠疊,衣服緊窄”,有明顯的印度熱帶衣飾特點。後與吳道子所創“吳家樣”並稱,曹畫衣緊如濕沾體上;吳畫衣帶寬博,動感强烈,所謂“曹衣出水,吳帶當風”正是對兩家風格的生動寫照和高度概括。梁代畫家張僧繇,善畫佛像,其所創造的繪畫技藝,稱為“張家樣”。他對來自印度的繪畫技法——暈染法的吸收和對中國繪畫的發展,在佛像中國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張僧繇作畫筆法簡練,《曆代名畫記》描述說:“筆才一二,而像已應焉,因材取之,今古獨立。”他的佛畫改變“秀骨清像”的特點,使形像比較豐腴。莫高窟窟隋代壁畫觀音像隋代,畫師鄭法士、田僧亮和楊契丹畫技出眾,名揚京師。三人曾在光明寺畫塔,畫成,深受讚譽,“是稱三絕”。楊契丹還為寶刹寺畫壁,其中《佛涅?變》、《維摩變》“亦為妙本”。此外,著名畫家展子虔還畫過一些構圖宏偉、情節豐富、人物眾多的大壁畫,如《八國王分舍利》等。吳道子送子天王圖局部唐代,佛畫的發展空前絕後。據統計,這個時期以道釋人物為題材的壁畫達數萬堵,著名的畫師70多位。西域人尉遲乙僧擅長西域畫法,技法特點是“鐵線描加凹凸法。”粗硬遒勁的圓筆線條接合印度藝術的暈染法,較好地表現了佛、菩薩形象及西域風情,他後來還掌握了中原傳統的線型勾勒、增强了作品的表現和感染力。他的作品十分豐富,其畫風極大地影響了唐一代的畫家。盛唐畫家吳道子被譽為“畫聖”,一生創作了四百多堵壁畫,觀者蜂擁喧呼,傳世的《天王送子圖》筆墨雄放,流暢而有變化,表現雲鬢飛動,膚脈相連,甚為真切,使人有人物八面生動,衣帶飄揚飛舉之感。他在慈恩寺塔前畫文殊、普賢像及西南廡下畫降魔變相,深為人稱道。趙景公寺壁畫中的執爐天女,使人感到“竊眸欲語”,菩提寺中的舍利佛,觀之有“轉目視人”的感覺。所畫天王力士威武健壯,強悍有力,“虯須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變相人物,奇踪異狀,無有同者。”藝術感染力極强。他將以線條造型的中國畫推向了頂峰,標誌著中國佛教畫體系的最終完成。大都會博物館藏南宋四明佛畫:釋迦佛圖宋代以後,寺院壁畫失去了繁榮的勢頭,但仍出現了眾多以畫釋道人物為主的畫家,僅宋代就達57比特,占畫家總數的百分之二十八,且留下了不少的佳作。如北京汴京大相國寺內的《阿育王變相》、《降魔變相》等大型壁畫,均出自名家手筆。此外,河北正定靜志寺塔基地宮壁畫《梵王禮佛圖》,山西高平縣開化寺壁畫《說法圖》,蘇州瑞光寺塔木函彩畫《天王像》,也有很大影響。又如莫高窟三窟元代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一改怪誕异常的畫法,把千手千眼畫得象花瓣一樣美麗,使人覺得自然,悅目,給人以美感。此外,明代所作北京西郊法海寺壁畫《帝釋梵天圖》,其畫面將梵天的肅穆、天王的威武、功德天的智慧、天女的俊麗、愛之母的溫柔和小孩的天真刻劃得入細入微,十分生動。其筆力挺拔,線條流暢,色彩絢麗,藝術價值頗高。清代所作山西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壁畫,高達6.4米,面積.25平方米,十分壯觀,如此鴻篇巨制,全國罕見。中國佛教繪畫發源於印度佛教向中土的傳播時期,是中印兩大民族間的文化交匯,後來發展成一枝獨特的藝術奇葩,有濃厚的中印傳統風格,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除其宗教含義外,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觀無量壽經變相圖十世紀初五代絹本彩繪尺寸:x84.2cm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伯希和敦煌絹畫此圖是由二塊絹縫合拼接而成,畫面自上而下分為三個部分,最上端為西方淨土、未生怨及十六觀、最下方是供養人像。其中西方淨土又可分為淨土宮殿樓閣、阿彌陀佛說法、蓮池等三部分組成。畫面最上端為表現淨土的宏偉建築群,宮殿樓閣、富麗堂皇,畫面中部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正在說法的場景,以阿彌陀佛為中心,兩旁是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及弟子、菩薩等圍繞聽法。露臺上有伎樂舞蹈、奏樂,下方綠色寶池中有蓮花及化生童子。五代白衣觀音像頁絹本,設色,縱52釐米,橫55.2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敦煌藏經洞出土中國古代許多畫家都曾畫過白衣觀音像,元、明以後這個題材較為流行。在敦煌遺畫中,白衣觀音像並不多見,此畫為國內僅見的早期作品。這件敦煌遺畫於年初由蘇琢章先生捐獻川西文物管理委員會,4月間曾展出於川西文物展覽會,當時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好的一張敦煌石室發現品”。之後由國家文物局撥交故宮博物院,年展出於故宮博物院繪畫館第一陳列室--皇極殿。南宋梁楷《釋迦出山圖》絹本設色縱釐米、橫52釐米日本國立東京博物館藏梁楷作畫,以“减筆”聞名,此幅亦不例外,寥寥幾筆就生動地勾畫出所表現物象的主要特徵,描繪出花鳥的內在神韻。大片的空白使畫面顯得空蒙含蓄,給人以筆墨有盡而意無窮的想像空間,達到了“於無畫處皆成妙境”的藝術效果。出山釋迦圖所繪的是釋迦在領悟長期苦行並非證悟之道後走出深山的姿態,從圖中的落款“禦前圖面梁楷”來看,明顯可知此為他在宮中所創作的作品。而釋迦容貌的精細寫實表現手法早已超越形似,似乎向人們傳遞著釋迦的內心,實為佳作。傳梁楷雪景山水畫是南宋至元代的梁楷派畫家的作品,估計原畫面還要大些,可能是為了製成三幅成組擺設之需而被裁斷。《釋迦涅盤圖》南宋陸信忠畫絹本·設色規格:.1×82.9cm奈良國立博物館藏作品描繪了佛教傳說中釋迦在跋堤河邊的婆羅雙樹之間圓寂的情景,以法隆寺五重塔塔本塑像為首,日本早有表現涅盤場景的造像,而以涅盤圖為本尊像的涅盤法會,也於平安時代初期起成為慣例。涅盤圖受到來自中國的影響,同時通過各個時代宗派盛行製作並獨立發展開去。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臺北故宮藏佚名(宋)不空罥索觀音像立軸設色絹本尺寸:79×36cm本幅畫中主尊“不空罥索觀音”為觀世音菩薩諸多化現之一。名中之“不空”,是指心願不空。“罥索”原意是指古代印度在戰爭或狩獵時捕捉人馬的繩索。以‘不空罥索’為名,是象徵觀世音菩薩以慈悲的罥索救度化導眾生,其心願不會落空的意思。觀音面相方圓,束髻,唇上有須,慈目俯視,神態祥和,透露出崇高聖潔而不落凡俗的氣息。法身一面八臂,結跏趺座於須彌寶座之上。頭上頂戴化佛,身著繁複工麗的金色幾何紋飾袈裟,左肩上覆蓋著仁獸皮披肩,胸前飾以瓔珞,八臂中主要雙手於胸前合十作合掌禮,其餘各手分別持長頸水瓶、罥索、三叉戟等法器。細察此作質地為緊致的絹本,由於張掛和時間的薰陶,絹色較為暗淡,但包漿自然。線條用筆勁健流暢,富於變化。設色上採用藍、綠、朱紅、金、黑等石色為主,層析分明,濃淡有別,雖歷經千年,色彩依舊豔麗,實屬難得。西夏黑水城出土大勢至菩薩畫像十三世紀絹本設色規格:x62.5釐米俄羅斯冬宮博物館收藏金色大勢至菩薩以半跏或菩提座的坐姿坐於藍蓮花座上,蓮花瓣的外層豎立。右手結思維印,但略有變化,即拇指觸及第四指。左臂橫舉於胸前。穿淡紫色衣,外披一紅綠天衣。頭戴鑲有寶石之天冠,中有寶瓶,乃大勢至菩薩最具特色的標誌物。在黑水城出土、描繪接引正行者的構圖中,其頭飾也有此瓶。天藍色的髪辮,緊緊地編起來,立於冠上,長髪垂至背部及兩肩,落在細長耳垂兩邊。飾以珠寶,包括項鍊和手環。菩薩臉上表情專注,眼皮下垂,相貌高雅,髪鬢優美,下頷及頸部的三道細紋,象徵“三無礙”智慧,即:辯才無礙、溝通無礙、說法無礙。菩薩的手臂頎長,手指優雅纖細,指甲長而尖。戴著脚環的雙腿,也一樣優美。衣服的邊緣有裝潢,折痕純為裝潢用。藍色光圈圍繞著菩薩的頭部,附有紅色火舌。背後的大身光是白色的。頭光之上懸著一華蓋,有南宋風格,下為雲海,其中間有一蓮花座。寒山拾得圖立軸水墨紙本規格:27.3x13cm美國耶魯大學美術館收藏這幅被美國耶魯大學美術館收藏的《寒山拾得圖》亦是中國宋代早期仿李公麟風格的白描畫,也是現時存世作品中最早的寒山拾得圖。所謂時移世易,藝文代變,不同時代的寒山繪畫也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從這幅早期的寒山拾得圖中,可以看到寒山拾得的形象與後期南宋梁楷及元代因陀羅所繪的寒山拾得形象有所不同。畫面中,寒山持杖前立,拾得似躲在寒山身後,含笑注視著右前方。面相憨厚,神態逼真。此畫是傳世的寒山拾得圖中較為細膩、工整淡雅的一幅。拂塵羅漢像絹本彩繪尺寸:.4x76.6cm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在曠野荒原大樹下,胡貌梵相的老僧安坐在岩石上,他濃眉大眼、豐頰高鼻,貌若印度高僧。他雙眉蹙起,神情肅穆,栩栩如生。身著的僧衣脫去一半,袒露出左肩及貼身斜披的聖帶。雙手持拂塵,扭頭注視著身側隨侍的年輕侍者。侍者雙手合掌恭敬而立,從衣著及相貌看似是漢地僧人。元顏輝(傳)寒山拾得圖(對幅)絹本著色各.6×41.8cm東京國立博物館顏輝,字秋月,為南宋末期至元代的代表性的道釋人物畫家。本圖描繪了在幽暗中,寒山和拾得破顏大笑,令人毛骨悚然,其表現手法具有元代顏輝派所特有的生硬的怪異感。曾為東山禦物,從織田信長傳至石山本願寺。川崎家舊藏品。水墨觀音像南宋張月壺作掛軸紙上水墨規格:×42.3釐米克利夫蘭美術館藏水月觀音的形象,最早始於中唐時期,據張彥遠《曆代名畫記》,為周昉(約-)所創,「菩薩端嚴,妙創水月之體」。周昉所畫,「掩障菩薩圓光及竹,並是劉整成色。」後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及《太平廣記》均有類似記載,惟其畫無傳。現存最早的水月觀音畫,見於敦煌莫高窟《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坐像》,水月觀音位於該畫右下角,繪成於九四三年,現藏法國吉美博物館。畫中觀音右手持柳枝,左手托淨瓶,坐姿呈半跏思惟相;周圍泉水縈映,背倚修竹。觀音頭飾寶冠,身披瓔珞,富麗華美,法相莊嚴。明·佚名絹本設色規格:.8x79.5cm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此幅是明代宮廷水陸畫,畫幅右上金書“大明景泰五年(年)八月初三日施”,並鈐“廣運之寶”印,下端金書“等覺比特十地菩薩”,左下墨書“御用監太監尚義、王勤等奉命提督監造”。明代丁雲鵬《釋迦牟尼圖》本幅款署:“丙午秋孟寫於石葉山居,丁雲鵬。”鈐“雲鵬之印”白文、“丁南羽”白文印。“丙午”為明萬曆三十四年(年),畫家時年60歲。年明代佛畫規格:.4x64.1cm設色絹本美國洛杉磯縣立博物館收藏此畫像為明代福信女林觀十娘為保身體平安而出資所繪,此畫繪製極其精細講究,筆觸沉著嚴謹、設色穩重,所繪觀音面容端詳、莊重傳神。頭飾華麗寶冠,上有化佛(阿彌陀佛)。菩薩面向豐滿端正、寬額、臉型方圓,目為丹鳳青蓮華眼,呈微睜狀,表情靜穆祥和,高鼻柔唇,有鬍鬚。配飾瓔珞珠寶掛件,身著華麗衣衫,跏趺坐於華麗的蓮花寶座之上。在繪畫上,能看出作者沉穩細緻的畫法及嚴謹的構圖與明代中期的宮廷制度是緊密相連。技法嫺熟,線條沉穩有力,佛像尺度謹遵造像量度經所繪,筆觸法度嚴謹,最細微處皆描繪的生動傳神。十五世紀明代佛畫搔背補衣圖絹本設色規格:.7x86.4cm美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收藏這幅“搔背補衣”圖是一幅充滿人情世態的僧人生活小品圖;時間是在一個太陽初昇的清晨;地點是在大樹下,磐石上;人物是二羅漢及一侍者和一猴子;事件是“補衣”和“搔背”。十六世紀珞珈山白衣觀音與十六羅漢圖絹本設色規格:21.3×20cm美國費城藝術博物館收藏主尊白衣觀音菩薩安詳地端坐於普陀山珞珈山石窟內,下方浪濤翻滾,有一紅衣童子即善財童子正在朝拜觀音菩薩。石窟二側及石橋上共有十六羅漢圍繞。大明崇禎二年(年)畫面尺寸:x.6cm大阪山中商會收集這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明代大型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繪畫。畫面上明確標出紀元為大明崇禎二年(西元年),為明末畫家周邦彰所繪,由20世紀初日本山中商社收集。清金農大士紫竹林說法設色紙本立軸道光乙巳(年)六月十九日拜大士像罷,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頂禮和南曰:虔以敬,爰乞楊柳枝頭甘露一滴,寫經像端以伸皈依之願。南嶽優婆靜慈。鈐印:靜慈清羅聘普賢菩薩像軸年代:清質地:紙本上海博物館藏羅聘(3-年),字遯夫、兩峰,號花之寺僧、金牛山人,安徽歙縣人,僑居江蘇揚州。擅畫人物、山水、花卉。為“揚州八怪”之一。此圖描繪普賢菩薩,隨同其坐騎六牙白像。畫上題有經文,款署“弟子羅聘謹繪”。
说明:资料来源网络
往期回顾
终归大海作波涛
凌云健笔,清词丽句。
花之声,鸟之语。
清心雅玩,文人竹刻。
全世界仅两件的它,竟被用来腌过鸡蛋?
这些“逆天”文物真穿越了吗?
这就是收藏眼光!
年度全球最贵拍品Top10
全国博物馆+精品展
央视故宫纪录片《故宫》全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