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草船借箭不是诸葛亮的主意梁帝为何四入

白癜风治疗花费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525518.html

五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有一篇课文叫做《草船借箭》,讲的是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周瑜故意向诸葛亮提出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只用了三天时间,调了几条草船诱敌,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很快便借到了十万余之箭。

这就是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故事的主角也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根据《三国志》引用《魏略》一书中所说:建安十八年,曹操起兵进攻东吴的濡须(今安徽无为),两军隔江对峙,孙权乘一条大船靠近曹军侦查。曹军发现后,命令士兵乱射。

孙权所乘的大船因为一面中了很多箭,变得很重,导致船发生倾斜,快要翻了。孙权急中生智,将船调转方向,让另一面也受箭,使船得以平衡,安全返回。

后来这件事引起了罗贯中的注意,就把这个故事情节安排到了诸葛亮的身上。

实际上,《三国演义》中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比如“三英占吕布”、“温酒斩华雄”都是罗贯中虚构的。

当然,罗贯中之所以能有故事来进行发挥、虚构,是因为这些人物确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那段历史也是真实发生着的。

上学的时候最喜欢的课就是历史课,最爱看的电视剧就是《三国演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个女孩子会喜欢这种权谋剧情,一直到现在为止,最爱看的小说类型和电视剧都是古装权谋。

说到最爱的历史课,其实学起来非常痛苦,因为要背的资料太多。那会网络不发达,除了书本上的死知识,得不到任何其他有趣的史料。并且老师的讲课方式都是填鸭式,俗称“死记硬背”。

如果哪天老师能给我们讲一个历史上某个人物的小故事,我能回味半天。

之所以在毕业多年,又提起当初喜欢的历史,是因为最近给小勋子新入手了一套收藏级的历史普及图文丛书——《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一套书共有8册,从70万年的北京猿人讲到年清帝退位,由专业的艺术创作和历史写作团队联合打造。

看完书之后,我只想说:如果当年我能有这么一套书,我一定要在历史课上臭显摆,闪瞎我们那个只会照本宣科的历史老师的双眼,震惊她的下巴,然后在整个文科年级封神。

当然,更想感慨的是:现在的孩子可太幸福了,好书这么多,只要你想看,就有无数选择。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在几十万年的历史长河中,选择了个历史专题,每个专题又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手绘大图式的历史场景还原,后面是和主题相关的知识问答。

每个专题既有时代性的联系性,又有主题上的独立性,我们看书的时候可以像参观博物馆一样,随意翻看。也可以系统性的从头到尾观看,了解我们的中国是怎么从历史长河中演化至如今的模样。

下面我以我家小朋友的角度,简单说一下我们看完这套书之后的感想吧:

一、“妈妈,你找到了吗?找到了吗?”

这是小勋看书时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因为在每一章节的手绘大图的旁边,都会有观察类的小游戏。

比如“兰陵王入阵曲”这幅图,图上画了北周营帐、兰陵王、北齐军还有战马等等。

在图的四周有小朋友最喜欢的环节——“找一找”:

·兰陵王的手中为什么要拿着一张恐怖的面具?第44页的内容会告诉你隐情。

·一个骑兵因为骑术不精,竟然从马背上摔下来了,你能从画面中找到这一幕吗?

·三个骑兵缠斗在一起,竟然难分胜负,你能找到这三个人吗?

·这个士兵蹑手蹑脚的样子十分可疑,难道他想偷偷溜走吗?

在整套书中,这样的手绘大图一共有个,都是历史场景的还原,也是那一段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高光时刻。

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幅图中所画画面的前因后果,就可以翻到后面一页寻找答案。

图画四周的这些文字和“找一找”小游戏,既满足了孩子的探究欲望,又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他们想要了解对历史的一点小欲望。

二、“妈妈,它说的是真的吗?我怎么不信呢”

为什么孩子会发出这些疑问呢,因为很多事情和他平时所了解到的完全不一样,就拿开头那个“草船借箭”的故事来说吧。

要知道,诸葛亮一直被小勋所崇拜,就是因为这个故事。

现在书中告诉他:草船借箭是虚构的,主角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我们看电视时知道刘备是皇室后人,人人喊他刘皇叔。其实,他这个皇亲国戚身份非常值得质疑。

《三国志》中记载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要知道史书上说刘胜子嗣二百余人,到东汉末年已经传了年,后代数不胜数。

你说刘备这个刘皇叔的水分得有多大?

其实这也是我喜欢这套书最大的原因,因为它后面讲的小问题真的非常接地气,不止是孩子能看得懂、听得懂,家长也能重新学到真正的历史,而不是电视剧编纂的故事。

这些小问题充分考虑了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因为每一个问题都是在针对1-3年级的学生做了多份调查问卷后确定下来的知识点。

并且每一个小问题下面的答案严格遵循专业规范,写作团队来自各大名校的历史系研究生,成稿后也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内容把关和审校。

下面我们看几个有意思的历史问题吧:

·诸葛亮的接班人是谁?

·什么是曲水流觞?

·王羲之是如何成长为一代书法大家的?

·为什么梁帝被称为“皇帝菩萨”?

你想知道答案的话,可以去书中寻找哦。

三、“妈妈,这些事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我们现在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呀?”

对啊,这些事都过去几千年了,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要说原始人时期的故事,我们知道是根据化石进行研究的,可是一两千年前那些人说的话、做的事,我们又怎么能清楚地知道呢?

那当然是得益于“书籍”了。

在看《手绘中国大画卷》的过程中,每次看到一个历史小知识,或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我们总能在开头看到这样的描写:

·据《魏书》记载……

·其繁华的景象被记载在《洛阳伽蓝记》中

·“均田制”的说法起源于《周礼》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记载,兰陵王不仅“貌美而勇”,而且为人温良敦厚。他之所以喜欢戴面具上阵杀敌,是因为容貌清秀,担心不足以震慑敌人。

你看,中国的历史就是这么被记录下来,然后流传至今的。

说到这里,真的非常想谈一下“历史”这门课。很多人会认为:学历史干嘛啊?天天背条约、记年代,有什么用?

周总理说过: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像记忆对于个人一样,一个人丧失了记忆就会成为白痴,一个民族如果忘记了历史,就会成为一个愚昧的民族,而一个愚昧的民族是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的。

其实,往简单了说,就是历史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很骄傲的告诉全世界所有人:我们中国是一个有5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为我的国感到自豪和骄傲。

要知道,为了增强民族自尊心,日本曾经不惜造假遗址来将本国的历史往前推到绳纹年代和旧石器时代

当时,日本的史前可考历史只有3.5万年,而中国有万年前的西侯度遗址,就连朝鲜半岛也有距今60-40万年的黑隅里遗址。

所以,日本全国的考古学家都集体默认了一处遗址——上高森遗址,一处造假的遗址。只为了把自己国家的历史往前推。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精装全8册)历史百科全书5岁+含幅手绘大图多张古迹等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购买

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历史绝对不是为了考得好分数,而是通过历史故事的潜移默化作用,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底蕴的人。

《手绘中国历史大画卷》可以作为孩子的一本历史入门书,让孩子了解到真正的历史,让孩子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传承。让中华文明穿越历史的长河,在孩子们心目中绽放新的光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3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