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在多年历史发展中,造就了诸多辉煌与灿烂的文明与文化。特别是在塑像技艺方面,在千年的不断演化中,技术愈加成熟与繁荣。自秦始皇时期的兵马俑大获成功之后,后世便在学习与继承过程中,创造出更多的惊艳作品。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自佛教传入我国以后,在塑像题材选择上又增添一大新的类别;不少朝代都诞生了非常精美的佛像造像,而龙门石窟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龙门石窟坐落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境内,堪称世界上造像数量最多,规模最为庞大的石像雕刻的珍贵宝库。如此辉煌的成就,被联合国赞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根据历史典籍记载,龙门的出现,是当初大禹治水时所开凿而来;而石窟石像的凿刻则是形成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之后经过大唐的不断发扬与修建,以及后世王朝的大力发展;在长达多年时间的不断增设与营造中,最终形成如今这样的状貌。
龙门石窟的造像很大一部分,都是由统治者的皇家贵族所斥资修建;这样的造像类型与建造群体,在世界上都是特例般的存在。龙门石窟一共有碑刻题记等多个作品,其石窟艺术堪称我国造像历史的“里程碑”。
在龙门石窟之中还发现了来自天竺、吐火罗等国家的不同风格的造像,还有来自欧洲的特色纹样与石柱等,是名副其实的汇集世界各国技艺,所共同造就的最高雕刻水平的石窟。
龙门石窟作为最有影响力的石窟之一,所拥有的著名景点,确实是不胜枚举。首先就是西山石窟,这里的石像主要是北朝与隋唐时期的,一共有大型与中型的洞窟共计50多个。其中北朝时期的主要代表为:古阳洞、莲花洞、火烧洞等;而隋唐时期的则是,宾阳南洞、万佛洞、净土堂等。
这里主要介绍隋唐时期的大卢舍那像龛,这种类型的佛像一共有9座;其中中央的石像就是卢舍那大佛像,据悉,这座石像是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颜与体态而雕刻而成。这座大佛蕴藏的含义为“光明遍照”,整体高度为17.14米;其中头部位置有4米高,而仅两只耳朵就有1.9米高。
卢舍那大佛在唐高宗时期被建造,整座雕像看起来雍容华贵而又不失威严;面部线条饱满而圆润;头发是典型的波浪状,两条眉毛弯如弦月,底下的一双明眸却呈现微微俯视的意味;而嘴角却隐隐露出一丝微笑,有着睿智而慈祥的形象;这样的模样,与蒙娜丽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被外国游客称赞为“东方蒙娜丽莎”。
在这座石像雕刻完成之际,武则天曾经秦帅百官继续宁开光仪式,并且在周边的地面进行击鼓奏乐等活动,直到今天,依旧可以看到擂鼓的残留痕迹。在卢舍那大佛身边,还雕刻有迦叶、阿难,以及普贤菩萨等石像。这座气势非凡的石像,展现出富有美感的群体艺术形象,将佛国世界的理想意境诠释得非常完美,也展现出大唐的强大国力与精神、物质方面的力量。
在龙门石窟之中,还有一座潜溪寺,也是建造于唐高宗时期;这里主要雕刻着弥勒佛,而观音大士、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也在身旁,组成圣神的“西方三圣”。寺庙长度和宽度都是9米左右,陈列着不少珍贵文物。
令人意外的是,在龙门石窟中还有一座蒋宋别墅;在年之时,蒋委员长以为自己祝寿为名,将张学良、阎锡山等邀请其中;实则是进行军事部署,在众人视察电厂、军校、军队之后,一共在此处待了30多。后来蒋氏王朝亲赴,这座别墅在75年时间中都不无人问津;直至年时,经过修缮之后,才决定对世人开发。
除了中国传统的石像技法之外,龙门石窟还有数量众多的国外造像。这里还注入希腊、波斯等文化交流的元素,经过多种文化的融合之后,形成别样而多姿多彩的造像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小结
龙门石窟的洞窟开凿,是统治者皇家意志、行为的集中体现,彰显着浓郁的宗教色彩;龙门石窟不但反映了我国特定时期,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映射出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