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郊外的这个城镇就像老成都的缩影,去了的话,我一定会喜欢成都。
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悠闲的城市,但是,近几年成都迅速发展后,来成都旅游或定居工作的人也觉得成都压力很大,确实,如果一个城市想这样发展的话,无数的人必须付出日夜的辛劳,然而,成都这百年小镇却保持着上世纪的风貌,真正的“迟成都”。
这个城市位于成都西南郊区,是双流彭镇,彭镇不大,现在也就是说有几个古老彭镇别名彭家场、曾用名永丰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双流古场镇之一。原是城西的水陆码头,更是粮、麻、油、蓝靛等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清朝初年因战乱而遭烧毁,雍正年间叫双流县西一甲永丰乡;乾隆年间乡人重建街房数间,形成场镇,因多为彭姓人家居住,加之后来又有丹棱人彭端淑一大家名门望族迁居于此,所以又重新改名为彭家场。新中国成立后设置彭家镇,年曾撤销彭镇建制,与擦耳、红石、柑梓三乡合并成立东风人民公社。年恢复建立彭镇公社,年改为彭镇。
说起古都的特色,很多人都会想起咖啡店,是的,这个古镇有大小咖啡馆,几乎营业了很长时间,有特色的是观音阁楼里的老字号咖啡店,这个古老的茶馆有着百年以上的历史,观音阁楼是百年前用大火烧毁了这个城市的大部分,但是,观音阁幸存下来了,为了保护观音菩萨,大家都称之为观音阁,从民国初年开始变成了茶馆。
成都有大小茶馆,观音阁是二世纪的见证人,墙根土墙、凹凸不平的地面、大轮椅子、旧炉灶、墙壁上留下的上世纪文革语录标语、毛主席的肖像画、老烟棍的爷爷、排列着,茶是几十元,一斤礼不多,一杯茶就够了,这是成都的茶,成都的咖啡店不是为了喝茶,只是为了漫漫目的聊天。
我对耳语不是很了解吧,虽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想春熙路宽窄巷子锦里这些人气景点我都看过,普通人真的不能消费,作为出生成长的成都人有点讨厌,但是,这个城市里有一位老人,只有10元的一个人,而且还包括剃头洗脸,老人身体不好,个子不高,但是他靠自己的技术收益养活了智力低下的儿子和有精神疾病的妻子,不能评价,只能希望他们都好。
但是,这个城市最多的还是老人,他们好像仍然停留在他们的年代,对咖啡店的店主说,时代在变化,能做多少?正如那位剃胡子的老人说的那样,现在正在找他的只有老人,他们那一代人用剩下的力量支撑着这个城市,支撑着成都。
现在各种各样的古镇相继出现,都是乌合之众,像彭镇这样的古镇真的变少了,如果大家来成都旅游的话,请选择阳光充足的天气来这里玩,请相信我,我想,来了一定会喜欢成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