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位书画家走进平凉潘塬书画交流中心挥毫泼

11月7日,四位书画家分别是张宪平、吕浩英、汝金荣、张世青走进平凉潘塬书画交流中心挥毫泼墨寻找历史记忆。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就文学艺术而言,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光辉时期。周代,汉魏,尤其唐代,人才与文学都出现了高峰,大家不少,名作不断。古代骚人文士以陇东为背景或直接在这方水土上生活而创作的大量文学作品散见于《诗经》、《古诗源》、《唐诗》等祖国文化典籍之中,需要热心的平凉人去挖掘研究。

平凉城东40里有一座千年古城,潘原古城遗址,望着依山而建的古城墙轮廓,我敬佩古人的精明。这里是大芦河、小芦河、泾河交汇处,是回中古道和泾河古道的必经之地,是鸡头道起点,它的北边便是古萧关。

要说潘原古城,首先需要了解阴槃县。阴槃县,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年)置,属安定郡,故治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汉灵帝中平五年(年),阴槃县移至京兆的新丰(今西安市东北临潼县境),其地并入鹑觚县。

夏胜光元年(年),赫连定即皇帝位于平凉,次年于今平凉市东境置平原郡,阴槃县由今陕西省临潼迁至今平凉市四十里铺镇曹湾,郡、县治于一地,平原郡领阴槃。孝明帝熙平二年(年)析鹑觚县置东阴槃县。安定郡(治安定县)和平凉郡(治阴槃县)属泾州。玄宗天宝元年(年)改州为郡。今平凉辖境改为安定郡,原州(治高平)改为平凉郡。改阴槃县为潘原县,皆隶属于安定郡。《寰宇记》卷渭州潘原县:“以县东有潘口谷为名。”

潘原城从夏胜光二年(年)建成,到唐天宝年间被毁,大约年。这一时期的北魏社会安定,西域丝绸之路通达,中西文化经济交流兴盛。北周五帝(—年)时,区境稳定,境内人物众多。因为北周创始者宇文泰起家于崆峒山下,许多崆峒人随其征战,成为宇文泰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史学界称其为“关陇集团”。

西魏政权实行府兵制,“关陇集团”的人物大都互相攀亲结贵,关系密切,他们是宇文氏政权中八大柱国,十二大将军的当然人选。这些人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隋朝(—年)期间,崆峒区境继续平静,丝绸之路畅通,境内佛寺道观林立,成为商贾集散之地。

据文史工作者、原平凉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林回忆,年春天,他在四十里铺镇调查时,在曹湾村庙底下的学校附近发现了几块北魏时期的石刻造像塔部件。

后经了解,这批造像是原当地禅佛寺寺院里的遗物。在村干部和当地老人的指引下,刘玉林找到了禅佛寺遗址。该遗址在庙底下村西约米的川道里,靠村庄大路南侧,遗址已成为一片庄稼地,建筑物无一保存,地面可见凹凸不平的痕迹,约两亩大小。

经过收集,文物工作者把那些造像部件运回博物馆,共计30余件。经初步整理研究,造像大体可分早、中、晚三期。造像内容有一佛二菩萨、多宝佛并坐、说法、思维菩萨,还有乘象入胎、树下诞生、摩顶授计、叠罗汉等佛传故事。龛楣上还有昆仑奴、飞天、双狮供宝、龙等图案,内容相当丰富。

另外,这些部件几乎没有一件可以互相套叠。仅有两三件从石质和造像风格看,可能属同一个造像塔的部件,但中间缺少连接的部件。

由此推断,这些造像至少可能是20多个造像塔上的部件。大家认为,收回来的这批造像石不过是原禅佛寺造像中的极少一部分,大量的还散落民间,或埋藏于地下。为此,刘玉林带领文物工作者又一次去曹湾调查。

这次调查范围比前两次更大,除川道外,还在周围的山上、山沟里都进行了调查,并走访了不少群众,收获颇丰,发现了唐代潘原镇十将骠骑将军柱国刘自政墓志铭及随葬器物,有海兽葡萄镜一件、瑞兽镜一件、银钗四支、铁卷函两件、塔式罐两件、白瓷酒杯一件,同时收回流散的瓷器、陶器及其他文物20多件。

一件制作精美的隋代石雕观音头像,是在山顶上的一孔小窑洞里和一块明代韩王妃的墓志铭放在一起的。

为了及时收回这件文物,刘玉林他们从几百米高的山顶上扛着这件20多斤重的石菩萨头走到山下,又背上两箱流散的文物蹚水过河到了四十里铺。这次收回的文物中,40多件石刻造像塔部件全部是北魏时期的,数量多,代表了早、中、晚各不同时期,十分珍贵。

特别是景明四年(年)、延昌三年和神龟二年有记年的造像,为北魏时期造像的分期断代提供了标准器。值得一提的是刘自政墓的发现及随葬器物的收回,为研究唐代潘原镇的军政建置及城防设施提供了依据。其中隋代观音头像、铁卷函、海兽葡萄镜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定为一级文物,占博物馆一级文物的十分之一,瑞兽镜收入《中国铜境大典》一书。

隋末,群雄并起,境内被处罚为奴而从事农牧的下人也乘机起事。《资治通鉴》载:“平凉奴贼数万围扶风太守窦进,数月不下,贼中食尽,立师利遣其弟行恭,率人米麦,持牛酒,诣奴贼营,奴帅长揖,行恭手斩之。谓其众曰:“汝辈皆良人,何故事奴为主,使天下谓之奴贼,众遂降”。

图为:陕西咸陽书画家陈岳驰先生作品

图为:陕西咸陽书画家陈岳驰先生作品

现潘原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十里铺镇曹湾村和芦寨村境内,距平凉城区20公里,据发现的刘自政墓志推测,旧城在泾河北岸,小芦河东岸,今庙底下自然村的古城址,另有新城在芦寨村境内。现存于泾河北岸的城址呈现三角形,东西约米,北墙沿至山坡墙厚约6米,夯层厚在9——11厘米之间,夯窝圆形。墙土中含有仰韶和西汉时期的陶片,遗址内瓦砾堆积甚厚,多为汉唐砖瓦瓷片,间有子母砖。

参考资料:平凉城东40里有一座千年古城邸广平/文

(张耀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8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