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音阁定在长江里700多年,洪水都冲

北京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528/4861594.html

“钉子户”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本需要被拆迁的房屋,因屋主的拒绝而没能被拆,即留在一片新建筑中很突兀的老房子及住在房子里的人家。

“钉子户”的存在一般都是出于屋主对旧屋的留恋或对新建设的抗拒,但也有一些特殊的“钉子户”有其独特的存在理由。

在长江中就有这样一户特殊的“钉子户”,近八百年来一直屹立不倒,甚至成了独特的景观。

长江中的“钉子户”

千百年来,长江水滚滚东逝,看过了江边无数的悲欢喜乐、生命轮回,也见证了江中的雕梁画栋、亭台楼阁由盛转衰的过程。不过,有这样一座特殊的建筑,自元朝时就建成于长江内的石矶上,这几百年来在修修补补中,一直与长江共同见证着时代变迁。这座建筑就是湖北鄂州的观音阁。

鄂州观音阁坐落于湖北鄂州的龙蟠矶上,是一座水中楼阁。鄂州观音阁建成于元朝至正五年(年),是因为当时长江的水患损坏了很多寺庙,一个叫齐铁山的人用石头垒起了一座寺庙,当时称之为“龙蟠寺”,也就是后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阁”的古武昌八景之一的鄂州观音阁。

鄂州观音阁自建成以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在后人不断地修缮、保护中一直留存至今,成了湖北一个著名的旅游景观。

由于观音阁位于长江中的礁石上,如果人们想要进出参观都需要乘船深入江心。但这一点麻烦并不能消磨人们对观音阁的热情,反倒成了鄂州观音阁一种独有的特色,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游客们前来。

鄂州观音阁本身也是极具艺术和历史价值的建筑。它的面积不过三百余平方米,并不像其他庙宇那样规模宏大,甚至可能比不上现代的一些巨轮,却在长江中是逆水而立,以看似小巧的身躯承受了长江水七百多年的冲刷。

鄂州观音阁是比较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白墙黑瓦,看上去有江南水乡独特的婉约感,优美的姿态与长江的怒涛形成鲜明对比,视觉冲击力极强。

如果去阁内游玩,可以到的地方有“一亭三殿二楼”,其中有为观赏江景而建的“一亭”观澜亭、供奉着神仙的“三殿”东方朔殿、观音殿和老君殿,以及“二楼”纯阳楼和寅宾楼。如果可以站在观澜亭上极目远眺,观赏长江水如千军万马过境般气势磅礴、奔流不息,一定能让人的心境得到极大的开阔。阁内还供奉着观音像、八仙像等旧时的石像,都是相当有年代感的艺术品了。

作为一个历经数百年,汇聚了无数人民心血的建筑,鄂州观音阁的存在已经不单单是某种为求神拜佛而生的产物,而是能生动再现古今中国人民思想文化、审美工艺的文化遗产。

观音阁的传说

鄂州观音阁是连年水患中诞生的产物,它的传说也是与水患有关。

由于当时人民对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没有那么强,所以在遇到水患等灾难时更容易将希望寄托于神明,希望自己的虔诚能够感动上天,让灾难尽快过去。

有传说表示,观音菩萨在巡游时,看见当时古武昌(如今的鄂州)人民受长期水患之苦,心生不忍,就去请求玉皇大帝相助。

玉皇大帝知道后就将这件事托付给了东海龙王,东海龙王就派遣手下的一只海鳌去镇守长江。

海鳌接到东海龙王的指令后,从东海出发入长江,直接逆流而上,在古武昌北门的长江江心停了下来,瞪着巨大的一双鳌眼怒视江水,以镇压江水的泛滥。

后来长江水患减少,人们为了感念观音菩萨和海鳌的慈悲,就在海鳌的背上修建了这座水中的观音阁。

海鳌的双眼也非常神奇,一只能出盐,一只能出油,以供养观音阁里的道人。

但有个道人心中起了贪念,想要把这两个出油和盐的“出口”凿大一圈,来获得更多油盐。结果海鳌的眼睛被戳瞎,就再也出不了油和盐了。

现在去鄂州观音阁,还能看见龙蟠矶上有两个石臼,据说就是海鳌的双眼。当然,这都是传说了,如果开心的旅途中真的看见被戳过的双目,心里还是会有点不舒服的。但可以把这个故事告诉孩子,教导他们做人不能太贪心。

水中楼阁为何八百年不倒

如今我们想要在水中建大桥的话,都需要提前进行非常严密的数据计算,以确保大桥的质量能够让我们安全使用一定的年限。古人又是怎么让一座江心中的观音阁长存近八百年的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建造它的工匠要尽可能用巧妙的设计来避免它与浪花硬刚。虽然古代没有现在大学中那种系统而复杂的流体力学相关教育,但我国古代的工匠也能依靠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来减轻江水的直接冲击。龙蟠矶边缘有一圈弧形石墙,大概就像水中的一艘船一般,能使自己流线型的身躯圆滑地分开水流,使自己承担的压力变小,是非常科学的设计。

其次,观音阁内部有很完善的排水系统。观音阁西面的大门处,有一道“U”形石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观音阁主体免受直接冲击。但在进门左侧的墙角处,即整个观音阁最低处有一个“L”形的洞口,能保证涨潮时阁内进的水在退潮后以最快的速度排空。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停地修缮。鄂州观音阁处于长江江心,不但长期被江水大力拍击,还会面临长江周期性的涨潮,时不时被彻底浸泡在江水中。

就算是铁打的楼阁,也不可能就这样完好无损地存在七八百年。事实上,在明清两代,鄂州观音阁就有过好几次被重新修葺的经历了。甚至在和年,观音阁都因为大水彻底被冲飞了,是后人用新的木质砖瓦重建了观音阁。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也很重视观音阁的维修保护。年,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州观音阁赫然在列。

年湖北发大水,很多房屋都被冲塌,观音阁却坚挺地立在长江中,成了湖北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被大家成为“长江中最牛的‘钉子户’”。可以说,经过这次水灾,鄂州观音阁在全国人民心中,在见证了湖北人民共同对抗水灾的过程后有了别样的意义,在几百年后再一次成为了大家心灵的寄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