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炳灵寺。
炳灵寺石窟,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约公元3世纪)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年),此后,炳灵寺石窟又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各朝代的不断开凿、营建、修葺、扩建,其间包括吐蕃王朝时期、及其后藏传佛教的长期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仅次于敦煌石窟寺的具有藏汉两种风格的著名石窟寺。
上下四层。最早称为唐述窟,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土蕃“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
现存有窟龛个,共计石雕造像身,泥塑82身,壁画约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米,高60米的崖面上。
关于炳灵寺的记述,曾见于北魏人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条:《水经注》中记曰:“河峡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五丈。西二里,有时亮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西汉前此地域为羌族聚居地,称“唐述窟”“唐述”即羌语“鬼窟”之音译,表明它曾是羌族势力统辖的地区,也可见此地在古人眼中是神秘莫测的地方。此地又是“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交通要道,它是取道青海到达流沙,中亚西域通往西亚的必经之地。故有“丝绸之路”右南线“临津古渡”之称。
二藏传佛教(喇嘛教)
炳灵寺属于藏传佛教中格鲁派。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从公元七世纪印度佛教传入土蕃以后,印度佛教与本地宗教之间各自互相吸收了许多对方的内容而各自得到了发展,因为印度佛教与本地宗教在信仰的本源上是完全一致的。印度佛教大量吸收了本地宗教的内容,使其能够更深入地根植于当时的社会并逐渐发展成为了现代的“藏传佛教”。
在藏传佛教的教派中,分三派,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格鲁派(黄教)。
格鲁派也称黄教。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格鲁派既具有鲜明的特点,又有严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后来居上,成为藏传佛教的重要派别之一。
该派奉宗喀巴大师(一年)为祖师。宗喀巴于年和年分别写成《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为创立格鲁派奠定了理论基础。年正月,宗喀巴在拉萨大昭寺首次举行祈愿大法会,同年又在拉萨东北兴建甘丹寺,并自任住持,这是格鲁派正式形成的标志。后来,该派势力逐步扩大,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等为代表的寺院。清代以来,格鲁派寺院有了很大发展,除拉萨寺外,扎什伦布寺、昌都寺,青海塔尔寺、隆务寺、佑宁寺,甘肃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尔底寺、甘孜寺,云南中甸的格丹松赞林寺,北京雍和宫等也都是格鲁派的著名大寺院。炳灵寺也属于这一脉。
三炳灵寺64龛造像及艺术风格。
炳灵寺64龛造像建于仪风三年(公元年),唐代作品。头束高髻,蛾眉凤眼,面型圆润,衣纹流畅,身段婀娜多姿,静态中极富有动感。右侧菩萨像口唇微启,表现了略含羞涩腼腆而活泼的少女心态,肌肤略露,披巾下垂,身躯呈s型扭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盛唐后宫佳丽轻歌曼舞的情景。造像虽有毁损,但艺术风格犹存,为炳灵寺造像的精品。
唐代和含吐蕃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炳灵寺石窟的开凿进入第二个主要时期。此时开窟造像之风胜过此前任何一个时代,达到了全盛时期。窟龛中的造像组合,多为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二天王,也有的是一佛、二罗汉、二菩萨。造像都强调健康丰腴的美,比较注重形象动态的节奏,身材与体态都趋于理想化的美感,是人体形象自然美感的典型概括,特别是对人物肌肤的表现,微妙地表现出了内在的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效果。如64龛造像就是一佛四菩萨。
炳灵寺共融了在同一洞窟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佛教艺术共存的局面。